最高荣誉!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
  12月1日,从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传来喜讯,由中国中铁投资建设的“石家庄市轨道交通1号线”经过了层层筛选、现场复查、综合评审和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荣获“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该项荣誉是国家工程建设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  国家优质工程奖设立于1981年,是工程建设行业设立最早、规格要求最高的国家级质量奖,是工程建设质量方面的最高荣誉奖励,评选范围涵盖建筑、化工、电力等工程建设领域。获奖工程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20年8月29日-30日,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专家组对石家庄地铁1号线进行了现场复查,并组织召开复查讲评会,对1号线工程质量、科技创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是石家庄市中心城区东西向骨干线路,也是轨道交通线网中连接主城区与正定新区的骨干线,成为沟通石家庄东西部重要的联动桥梁。全长23.9公里,共设车站20座、21个区间,设车辆段、综合维修基地、停车场各一处,控制中心一座,主变电站两座;总投资187.3亿元,2013年7月1日开工,2017年6月26日开通运营。  工程特点及难点  1.建设模式新。首次在河北省应用“投资+建设”模式,理顺了建设方、投资承建方、施工方之间关系,着力制度创新,建立了一整套适用于本地“投资+建设”管理新模式。  2.点多线长,建设规模大。项目线路全长23.9km,纵贯石家庄市东西城区,包含20座车站,14个盾构区间,8处明挖段,11处矿山法段,16个竖井等。  3.交通疏解、管线迁改(保护)难度大。工程地处中心城区与老城区腹地,交通疏解范围广、次数多、周期短,交通疏解难度大。施工区域内存有国防光缆、专用通讯、天然气、高压电力等重要管线,涉及产权单位40余家,协调迁改及保护难度大。  4.专业多,接口复杂、施工难度大。包括土建、轨道、安装及装修工程等,涉及专业多,各专业接口多,接口管理难度大。沿线建(构)筑物密集,线路下穿石德铁路、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南水北调石津干渠等多个市政立交及河流,建(构)筑物沉降控制要求高。
2020.12
02
运营分公司开展“6S管理提升月”活动
为打造更加规范、整洁、管理可视化的办公、生产现场,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运营分公司11月份以来开展“6S管理提升月”活动,对整年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检查,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升了员工素养,创建了更安全的工作环境。“物品摆放更规范整齐了!”“通过电线的梳理有效降低了事故发生率。”“服务人员的行为更标准了!”这是6S管理开展以来大家最直观的感受。通过持续推行6S管理,运营分公司员工工作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从这些变化中大家显著感受到6S就在自己身边,6S工作不困难,只要肯做细做实做好。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大的改变都是由无数个细小的改变组成的,每一处细节的改变,都是推行6S管理的重要环节。运营分公司施行6S管理至今已经有6年多的时间,从最初的对6S的模糊认识,到每一名员工都深入学习和亲身践行,6S已经深入到日常工作当中,经过持之以恒、常抓不懈的努力,工作的效果和好处已经慢慢地显现出来。 6S管理易学、易操作、易考核且效果明显,可以切实改造和塑造优秀的员工队伍。工作现场是公司的“门面”,也是一个企业管理水平高低的集中体现,员工队伍建设应从现场管理做起。通过6S管理,强化了现场管理,创造了整洁舒适、有序安全的工作环境,提高了现场的工作效能和服务水平,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对于企业管理,核心竞争力是员工的执行力,把想到的事情做到,把做到的事情做好,是打造执行力的基本要求。运营分公司依据“清死角、抓细节、改行为”的工作原则,不断加强6S开展力度,从实际行动上培养员工做事认真、负责的工作习惯。6S管理是一种持续提升的动力,为运营分公司及全体员工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后,要不断总结和提高,不断创新和改进,提升6S管理到新的阶段,使现场基础管理工作更加扎实,为运营分公司营造良好工作秩序奠定坚实基础。
2020.12
01
郭少旭董事长出席
中国移动轨道交通发展论坛暨智慧城轨5G
白皮书发布会并发表主题演讲
  11月30日,2020年中国移动轨道交通发展论坛暨智慧城轨5G白皮书发布会在石家庄市举行。本次论坛以“5G+新基建,轨交引领未来”为主题,围绕轨交信息化云平台、大数据、车地协同通信技术等多个行业热点,共同探讨了5G技术在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创新,畅想智慧城轨的未来发展趋势。市轨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少旭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信通院、河北移动、北京交通大学、中车青岛四方、中兴通讯、华为、上海诺基亚贝尔、北京尼克奈特等单位与会代表分别发言并进行了热烈讨论。  郭少旭表示,当前,在我国加快推进新基建的背景下,各城市积极探索和推进智慧地铁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智能管理模式不断涌现,智慧地铁“百花齐放”。在此形势下,石家庄地铁紧跟发展脚步,从节能降耗、提升服务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二期规划目标,制定了“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总体思路,从智能运维、智能服务等多方面着手,逐步推进石家庄智慧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十四五”时期,5G、云平台、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将继续引领时代发展,石家庄地铁将不断把握机遇、聚心合力,着力推动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升级、跨界融合、系统创新等技术应用,与各方携手共谋智慧轨交发展新蓝图。
2020.12
01
把心唤醒 “救”在身边
    ——石家庄地铁开展自动体外除颤仪及心肺复苏培训
为进一步提升车站工作人员的服务保障和应急救护能力,石家庄地铁运营分公司车务部联合市急救中心,组织安排一线400名站务人员分8批开展自动体外除颤仪和心肺复苏培训,让“救命神器”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目前已覆盖250人。人的心脏一旦骤停,一般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在4分钟之内进行心肺复苏和及时使用AED除颤,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AED为自动体外除颤器的简称,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是专门为非医务人员研制的,主要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提高其存活率,操作简单安全。此次培训旨在规范车站人员操作标准,强化其对设备的熟悉程度及动手能力,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对实施心肺复苏抢救的判断条件、操作流程及AED使用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参训人员仔细听讲、认真观察,并轮流使用教具模拟操作,寒冷的冬日,汗水却悄悄湿透衣背,参训人员们依然在咬牙坚持,他们说,每一个知识要点、每一项操作步骤都要牢牢掌握,这关乎乘客的生命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AED是一种新的急救设备,更是一种新的急救观念,本次培训帮助站务人员掌握了AED操作技能,进一步提升了一线工作人员的急救水平。石家庄地铁将继续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让更多的工作人员掌握急救技能,担当社会责任,保障乘客生命安全。
2020.11
30
郭少旭董事长带队考察济南济泺路穿黄公轨共用隧道
  11月28日,市轨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少旭带队,调研考察了济南市济泺路穿越黄河公轨共用大断面隧道工程,轨道公司总工程师周伟、总工办副主任张全秀等陪同考察。  济泺路穿黄隧道是济南市实施"北跨"战略重点工程之一,该工程是国内在建最大直径的盾构隧道,也是穿越黄河第一条公路、地铁合建的隧道,号称“万里黄河第一隧”。调研期间,郭少旭听取了有关技术专家的工程介绍,参观了大直径盾构工程博物馆,并前往济泺路穿黄隧道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技术交流。  郭少旭指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政管网建设及地下轨道交通工程占据了大量的地下空间,地下空间合理、高效地综合利用愈发重要,特别是对于穿越江、河、湖、海工程或者拆迁量大、尚未实现道路规划区域进行轨道交通建设时,地下市政管线、道路与轨道交通合建方案具有很大的资源整合优势,可最大限度实现地下空间集约管理和综合利用。  本次调研考察,对大盾构隧道应用有了全新认识,尤其在市政建设与轨道交通结合方面开拓了眼界,为后续我市轨道交通二期建设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方案比选空间。
2020.11
29
运营期间好人好事摘登
  近日,乘客杜先生携带写有“细微显真情,平凡塑仁心”的锦旗来到地铁2号线元村站向工作人员表达谢意。 11月20日,杜先生在乘坐地铁时,不慎将背包遗落在出入口的共享单车上,包内有购房合同,杜先生焦急万分,尝试向服务热线致电求助,车站人员接讯后迅速行动,前往出入口寻找,并顺利找回背包,与杜先生核实信息后将背包归还,面对失而复得的背包,杜先生十分激动,再三感谢工作人员的热情服务。  11月27日下午,地铁3号线西三教站,值站巡站过程中在D出入口忽然发现一枚别克车钥匙与一个蓝色门禁卡,行值立即在站内寻找并询问各车站。不一会儿,车站就接到服务热线来电,告知有乘客在寻找车钥匙,核对信息无误后,失主来到西三教站领回自己的物品,并对车站工作人员表示感谢。 ​​​   11月27日晚,地铁2号线嘉华路站,站台岗在清客作业中在列车上发现一个蓝黑色手提包,内含大众车钥匙、充电器、图书资料,行值立即在站内寻找并询问各车站。没过多久,乘客史先生来到车站询问是否捡拾蓝黑色手提包。值站、警务人员与乘客核对包内物品信息无误后归还给乘客,史先生表示十分感谢。   近日,嘉华路站收到一面从张家口邮寄来的“热心服务好集体,为民解忧热心人”锦旗,对嘉华路站工作人员表示感谢。11月23日,嘉华路站长王光跃下车时发现座位上有一个红色双肩包遗留在车上,随后立即联系警务室,并积极询问各站是否有乘客寻找,同时核对包内遗失的物品(含现金400多元,钥匙一串,及部分化妆品)。不久,2号线石家庄站称有乘客遗失背包,行值随即联系乘客,得知乘客要赶火车返回张家口无法来车站取回遗失背包后,工作人员与乘客沟通后帮助乘客将背包邮寄到了张家口。乘客收到包裹后,多次表示感谢,寄来锦旗表扬。
2020.11
28
1 239 240241 242 24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