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AFC系统建设纪实
  从2019年1月正式开工建设到5月通过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AFC系统建设团队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6个月内完成一条地铁线路AFC系统建设的奇迹。  AFC系统是与乘客直接接触的自助/半自助服务设施,是地铁这一“窗口单位”的“窗口设备”,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地铁整体形象,也体现着地铁整体服务水平的高低,对地铁运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过程中,轨道公司与各参建单位以乘客需求为导向,以创新理念为主线,通力配合、密切协作,牢牢把握关键时间节点,保质保量,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完成。   一、遵循科学管理理念,优化AFC系统建设管理水平  1号线二期AFC系统建设经历了设计联络、样机验收、设备批量生产、设备安装调试、软件开发测试、系统检验验收等几个主要阶段。在这些阶段中,建设团队始终秉承科学管理理念,对设备功能逐级优化,始终将乘客使用便捷性放在第一位,努力将新技术引入AFC系统内。系统建设初步完成后,又组织进行了压力测试、144小时测试、线路间跑票测试等专项测试,保证了系统能够在各种严苛条件下的正常运行。在测试通过的基础上,多次邀请行业内专家对系统进行评审及验收工作,向各界专家展示了石家庄地铁的新创意及新功能,得到了各位专家的一致认可。  二、引入“互联网+”业务,满足乘客多元化支付需求  AFC系统是地铁工程中发展速度最快、新技术应用最多的系统之一。为进一步提升乘客服务体验,贴近用户支付习惯,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结合石家庄轨道交通AFC系统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1号线二期AFC系统在车站终端设备(自动售票机、半自动售票机和自动检票机)中增加互联网业务功能:自动售票机上增加了扫码支付功能,半自动售票机上增加了二维码、银联卡支付功能,自动检票机上增加了二维码、NFC手机支付过闸功能,这些功能的融入,大大满足了乘客的多元化支付需求。  三、以乘客服务为核心,优化车站AFC终端设备设计  车站站厅公共区的AFC系统终端设备,与安检设备、客服中心为一体化布局,给运营中客流有序组织提供了条件,使安检过程对进、出站客流通过能力的影响降到最低。同时,站厅每处自动检票机群组均设置宽通道双向型自动检票机,以方便携带大行李的乘客、坐轮椅的乘客、带小孩的乘客舒适、快速地通过。  轨道交通作为大运量交通运输工具,随着客流的不断增长,对于突发客流明显(如火车站、大型场馆周边等)的车站,在某时间段内客流集中进出站,提高通行能力显得至关重要,需要增加自动检票机通道数量。但是,由于此客流类型具有集中性和短暂性的特点,且对于整个车站运营时间来说属于小概率事件,仅为特殊情况增设自动检票机数量成本较大。因此,1号线二期通过增加多功能移动式检票机,增加了客运组织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也体现了系统的节约投资原则。  四、以电子支付为契机,优化车站终端设备配置标准  结合石家庄轨道交通电子支付设计方案,同时考虑到既有车站补票不便等因素,我们在付费区邻近出站检票机群组附近增设了多功能客服设备,为乘客提供自助补票、充值、查询、问询等服务,既减轻了客服中心工作人员工作压力,又为乘客便捷出行提供了方便。  结合既有线实际使用情况,为合理利用客服中心内部空间,我们取消了每台半自动售票机中落地式票卡发售模块。同时,在每处客服中心增设1台小型台式发卡单元,在保证应对大客流情况时的发卡需求情况下,优化了客服中心工作人员工作环境。  五、以保障运维为基点,提升运维服务能力  乘客服务是窗口,运营维护是保障。在工程设计阶段,整个建设团队紧跟运营需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将运营反哺设计、建设和生产的理念贯穿于设计全过程,尤其是一些可以提高运营服务水平的细节,如优化运营维护信息屏,更改维护照明设施为手持式等。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通过对工艺标准严苛的要求,通过对新型技术严谨的运用,以高质量完成了建设工作,给石家庄市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9.06
18
市轨道公司参加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活动
  6月16日,市轨道公司参加了由省安委会和市政府联合举办的省会“2019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日”活动。今年6月是全国第18个“安全生产月”,宣传咨询活动围绕“防风险、除隐患、遏事故”主题,深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安全生产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广泛传播安全生产有关知识,为建国70周年营造稳定良好的安全发展环境。  在活动现场,轨道公司布置了10块宣传展板、3个体验项目、1个咨询台,其中展板以建设规划和运营线路图示、安全乘车为宣传主题,体验项目为用电、火灾扑救、安全帽撞击,咨询人员向市民讲解安全乘车、发放安全乘车宣传材料。省应急管理厅党组书记宋文玲到安全体验区进行了参观体验。
2019.06
17
1号线二期信号系统
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现场踏勘
      为积极落实“三深化、三提升”活动,深入开展“效能革命”,确保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顺利开通,如期实现载客试运营,轨道公司于6月11日至6月14日,召开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会。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是对地铁开通试运营条件的一次全面检验和科学评价,土建、车辆、设施设备、消防、运营组织等都必须满足试运营基本条件,确保运营安全,方可载客运营。      6月12日,信号设备组评审专家对西庄站、会展中心站、OCC控制中心等信号系统设备进行现场踏勘,检查设备施工质量、设计缺陷、功能完善等情况。在信号设备室,评审专家重点检查设备防火、设备监测、设备环境等情况。专家指出设备防火一定要做到位,监测设备要实时监测,设备房温度一定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在车控室,评审专家观察道岔动作、信号开放、轨道占用等信号系统轨旁设备运行情况。在电客车司机室,检查信号车载设备运行情况。踏勘现场,评审专家对信号系统设备表示肯定,并提出许多建设性指导意见。同时,专家对信号专业备品备件、工器具、办公用品进行检查。      信号系统完成现场踏勘,为通过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打下基础,为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顺利开通试运营做了初步保障。
2019.06
15
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顺利通过试运营
基本条件专家评审  将于6月26日通车
  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获“官方认证”,通车进入倒计时!6月14日,为期四天的石家庄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工程试运营基本条件专家评审会圆满结束,1号线二期工程顺利通过试运营基本条件专家评审,并获得专家组“具备试运营基本条件”的较高评价。  6月11日-14日,由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主办,上海市交通运输行业协会、上海上交协轨道交通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石家庄市轨道交通1号线二期(洨河大道站至福泽站后折返线)工程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会在石家庄举行。据了解,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是国内城市开通地铁的“必经之路”,是轨道交通项目开通运营前,由具备条件的专业机构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对试运营前期准备工作开展的全面审查。试运营基本条件评审最终通过后,方可开通试运营。  据悉,本次评审会由业内20 位知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对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进行开通前的系统全面审核。会议期间,专家组听取了关于《1号线二期工程建设情况综合报告》、《1号线二期试运营筹备情况综合报告》以及《1号线二期公交配套方案报告》。依据地铁设计建设相关规范,专家组分为总体组、土建组、设备1组、设备2组、试运营准备组等5个评审小组,实地检查了车站、轨行区、控制中心等工程,进行了车辆、列车运行安全防护等系统测试检验。  几天来,专家们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并根据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环境,进行了科学严谨、细致缜密的现场踏勘、资料审查及分组讨论。专家组认为:1号线二期试运营评审工作准备充分,资料齐全;车站、区间、机电设备、停车场、车辆段综合基地、主变电所、控制中心、装饰装修完成工程验收,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工程质量、系统设备调试符合试运营要求;车站具有2个或2个以上不同方向出入口,配属车辆均已完成调试和预验收;试运营筹备工作周密扎实,运营组织和运营人员条件已完全具备;应急预案较完善,开展了相应的演练;试运行已达三个月,按照试运营开通时列车运行图“跑图”已达20天,8项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专家组还提出了具体的评审整改意见。  “四天来,20位轨道交通业内专家以非常严谨、客观、科学的态度共同为石家庄地铁‘把脉’,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提出了宝贵的意见。”石家庄市轨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付庆文表示,会后我们将立即开展整改,贯彻落实专家意见,全力确保达到试运营的各项要求。与此同时,我们要以此次评审为契机,在运营管理、安全保障、优质服务等方面实现再提升,始终坚持一流标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石家庄地铁建设好、运营好、管理好,将石家庄地铁铸就为群众满意的靓丽窗口,幸福城市的重要驱动。  当前,我市地铁建设正处于继续扩大规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市民对地铁尽快建设成网的需求成为我市轨道交通发展的不懈动力。石家庄地铁1号线是中心城区东西向骨干线,其中一期工程线路西起西王站,东至洨河大道站,已于2017年6月26日载客试运营。通车以来,运营平稳有序,各项指标良好,公共交通体系的吸引力大大增强。1号线二期工程为一期的北延线路,沿秦岭大街和新城大道敷设,连接高新区和正定县,缓解南北向交通压力,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线路全长 13公里,设站 8 座,设天元湖主变电站一座,南牛停车场一处。1号线二期工程分两段建设,本次开通范围为洨河大道站(不含)~福泽站站后折返线,线路全长10.4公里,包含6座车站:西庄站、东庄站、会展中心站、商务中心站、园博园站、福泽站。  1号线二期工程已经完成了为期三个月的“空载试运行”,本次评审会后,还将按照相关规定以及专家意见进行整改、复核、申请开通等一系列工作,6月底将实现载客试运营。
2019.06
14
石家庄地铁加快1号线二期民用通信建设工作
      石家庄地铁在“三深化、三提升”活动中,积极践行“效能革命”,扎实推进双问计活动。为满足1号线二期乘客的通信需求,就1号线二期民用通信建设工作,轨道公司与中国铁塔进行对接,采用高效的协调机制保障地铁建设与民用通信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开通。      石家庄地铁1号线二期民用通信覆盖工程施工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施工含站台站厅的室分系统、隧道区间内的射频电缆分布系统和站台站厅、机房、隧道区间内传输线路,以及电源配套、机房配套、传输配套等。工程涉及通信覆盖工程全长20.48公里,涉及新建车站6个。      石家庄地铁运营分公司综合维修部通号车间在保障专用通信顺利建设的同时,克服人员少、工作量大的困难,积极配合民用通信相关建设单位作业。在施工过程中通号车间副主任、各专业工程师、工班长在接到民用施工的需求后主动为民用通信协调施工计划,第一时间帮助民用施工方处理施工中遇到的困难,对于民用施工方提出的需要配合的事宜,通号车间也积极想办法满足需求,为其提供一切便利条件。在民用通信施工过程中,通号车间将严格执行外单位施工监管相关规定对民用施工安全进行保障。      民用通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为1号线二期试运营后,广大市民能够得到良好的通信服务奠定了基础。
2019.06
13
石家庄地铁参加
《城市轨道交通大数据应用指南》课题启动会
  6月12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大数据应用指南项目》课题启动会在宁波轨道交通集团公司顺利召开。信息化专委会副主任、宁波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许玲,课题参编单位——宁波轨道交通、广州地铁、南京地铁、杭州地铁、郑州地铁、济南轨道交通、温州铁投、石家庄轨道交通、呼和浩特轨道交通,铁科院、中国通号北京通号设计院等代表及特邀专家参加会议。  会议由信息化专委会副秘书长、宁波轨道交通战略发展部(信息中心)总经理助理汪可可主持,对课题前期准备工作和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做了介绍。会议对《大数据应用指南科研项目计划书》及任务分工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及专家以自家单位大数据实施现状及相关项目实施经验为切入点,从专业角度分析了本次课题的研究方向,并对项目计划书纷纷建言献策。  许玲在总结中指出,各与会代表发言建设性强,给本次课题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并提出各参编单位在后续课题开展过程中,一是要高度重视本次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好专委会交流协同平台及合作单位资源,群策群力推进课题开展;二是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城轨行业在大数据应用方面的痛点问题,明确研究方向;三是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调动参编人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确保课题研究顺利推进。
2019.06
13
1 331 332333 334 33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