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司邀请省(市)质监、特检、锅检领导就相关工作进行交流
  为了保证我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设备安装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司于2015年5月13日邀请省特检院、市质监局、省锅检院及辖区分管领导就相关工作进行交流,我司董事长付庆文、副总经理赵晓华,及中铁北方投资公司和特种设备供货商参加了本次交流会。  省特检院、省锅检院的领导就特种设备安装前的报装手续、安装中的过程监督和安装后的报验及属地划分管理进行了详细讲解。通过本次交流,为后续特种设备安装工作的顺利实施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2015.05
22
女工:地铁建设一线的一抹亮色
 在地铁建设一线,女工屈指可数。省会在建的每个地铁站的一两百名建设者中,也就有一两个女工。6000多名地铁建设者中,也不过有五六十个女工。她们年龄在25-50岁左右。她们远离家乡,在地铁一线风吹日晒,和钢筋水泥打交道。她们只是希望能多挣点钱,让家里的孩子生活得幸福,让老人能安度晚年。在这个炎热的季节里,本报记者走近这些地铁女工,感受她们的苦与乐。   小档案:王金梅:47岁,来自承德围场,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石家庄地铁工地。  希望:“能多挣点儿钱,给孩子盖新房娶媳妇。”   在地铁3号线槐安桥站,看到记者在拍照,王金梅本能地逃避。“穿着这个,太难看了!别拍了!”王金梅上身穿着一件已经分辨不出什么颜色的厚重上衣,短发,戴着安全帽,混在一群男人中,如果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她是一名女工。两手搬起几米长的脚手架,不费吹灰之力。搬过去,放下;再搬过去,放下。就这样重复着,没有一会儿停歇。  是女人都爱美,是女人都爱逛街,王金梅也不例外,她也希望别人看到她美的一面。但两个月前,从承德围场老家来到石家庄的王金梅,从来没逛过街,也没买过什么漂亮衣服和化妆品。每天就穿着这身衣服在工地上摸爬滚打。“在这工地上干活,每天都很累,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就想洗个澡,舒舒服服地睡一觉。”王金梅头也没有抬,继续搬那些脚手架。  这是王金梅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之前,都是老公在外打工,她在家里种地,操持着家。“现在光凭种地挣不了几个钱。女儿结婚了,儿子也大了,马上要谈婚论嫁,要给他盖新房娶媳妇。”为了多挣些钱,王金梅和丈夫一起上路了,来到石家庄地铁工地,当了一名架子工,主要是搭脚手架。这些工作对于一个女人来说,看起来是那么粗犷,但王金梅不在意,她更看重的是,干这个工作可以和老公在一起,也能给家里增加一部分收入。  尽管每天很累,但王金梅很乐观,更对未来充满憧憬。“我从来没有坐过地铁,没想到自己还能参与建设地铁,有时候想想也觉得挺骄傲的!”王金梅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也希望当石家庄通地铁的时候,自己和老公一起去坐坐,体验一下坐地铁的感觉。那种感觉一定很美!”  小档案:陈桂兰:45岁,来自承德隆化,已在外打拼十多年。  希望:“多攒点儿钱,过年回家看老人和孩子。”   陈桂兰也是一名架子工,搭起钢筋架子来,熟练而迅速。而闲暇下来时,穿着一件格子外罩的她,会静静地沉思。45岁的她,已经和老公在外打拼十多年。去过沈阳、去过西安,修过路,架过桥,修地铁也不是第一次了。“习惯了这种打工的日子。”陈桂兰说话时,声音很柔,“每年过了正月十五,我和老公就会外出打工。”尽管其中有很多不舍,希望能多陪陪孩子和老人,但是为了多挣点钱,他们还是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  今年也不例外,而他们的目的地选择了石家庄。来到了地铁3号线首开工段槐安桥站修建地铁。干的工种依然是自己熟悉的架子工,一切驾轻就熟。  陈桂兰干活时,手上一直戴着手套,当她摘下手套擦汗时,那满是老茧的手让人顿生敬意。但陈桂兰很快又戴上了手套,继续忙碌起来。偶尔不忙的时候,她会把目光投向围挡外的高楼大厦。尽管去过很多城市,但每个城市的模样她都没有来得及仔细看过。“来石家庄3个月了,这里又属于石家庄的繁华地段,到处是高楼大厦,还有高架桥、商场和超市。下了班,去宿舍的时候,会看到槐安路高架桥,桥上灯火通明,车来车往,感觉这就是城市的繁华吧!”陈桂兰搓了搓手,说,对于商场和超市,有时候也想进去看看,可也就是想想,那些东西,她可舍不得买。  让陈桂兰欣慰的是,正是这么多年的打拼,他们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如今24岁的儿子已经结婚,现在也和他们一样,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而最让她牵挂的就是14岁的女儿已上初中,跟着姥姥生活。“我就希望能多挣点儿钱,过年回家看女儿和老人,给她们多买点儿东西,她们吃得好点儿,过得好点儿,以后还能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  小档案: 苏小梅:29岁,来自四川,孩子两岁时就外出打工了。  希望:“过几年能陪在孩子身边!”   地铁1号线火炬广场站地下一层,在一群干得热火朝天的工人中,戴着黄色安全帽、头发梳成髻的苏小梅格外显眼。她正在整理那些堆放的角钢,并仔细核对数量,一丝不苟,丝毫没有注意到记者走过来。在整个火炬广场站的一线工人中,她是唯一的一名女性。如果不是询问,让人很难判断29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大的已经8岁,小的5岁。  “我来自四川农村,如果不外出打工,就只能靠种几亩地过活,那根本养活不了小孩儿的。”苏小梅显然不愿谈及这些话题,她觉得自己亏欠孩子太多了。6年前,就在老大才2岁的时候,她就开始辗转各个工地。“人家的妈妈都在家,就自己的妈妈在外面打工,孩子一打电话,就会问‘妈妈什么时候回家?’……”苏小梅说不下去了,背过身去,擦掉眼角的泪水。当别的妈妈守护在孩子身边关注孩子的每一步成长时,而在外打工的苏小梅只能拿起电话,问问孩子长高了吗?长胖了吗?学习怎么样?  出来时间越长,这种亏欠感就会越强烈。“有一次,小孩子后脑勺磕破了一个小洞,流了好多血,到医院缝了七八针,打电话告诉我时,我就哭了,很心痛。”苏小梅哽咽了,作为一个妈妈,在孩子受伤时,不在身边,得知他受伤又帮不上忙,那种痛也许只有做妈妈的才能真正懂得。  为了能过年回家多守在孩子身边几天,在工地上,苏小梅干活很卖力,也只有让自己忙碌起来,才能忘记想念孩子的那种痛。除了努力工作以外,苏小梅还想方设法地节省每一分钱,就是为了能够多攒点儿钱,早点结束和孩子分离两地的生活。  “这几年,我想自己苦点儿累点儿没关系,只要能多挣点儿钱。等孩子上初中、高中时,需要钱的时候,我能拿出来,不让孩子为难。”苏小梅平静下来,转身又去和工友一起切断角钢。
2015.05
20
市轨道公司董事长到中~解暗挖区间
检查指导工作
  5月14日下午,市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带队到地铁1号线中~解暗挖区间检查指导工作,公司工程三部、安质部、企管部及群宣部负责人陪同检查。  付庆文董事长一行先后来到中~解区间1#竖井、2#竖井、区间作业面,听取了承建单位中铁十七局及各参建单位对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并与一线人员交流工程优化方案。针对目前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付董事长做出了指示,要求公司相关部门协调各参建单位,尽快提出解决方案,保证施工生产顺利有序开展。
2015.05
15
轨道公司法律知识竞赛复赛
 依据市总工会《关于举办石家庄市职工法律知识竞赛的通知》要求,2015年5月13日轨道公司在207报告厅举办了法律知识竞赛复赛,经过了两轮的激烈竞争,选出我公司的优秀选手参加市总法律知识竞赛,他们是:兰青、杨勇环、毛佳艳、杨月慧,希望选手再接再厉,赛出好成绩!
2015.05
14
地铁1号线南村站-石家庄东站区间实现单线贯通
 昨日上午9时3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307国道和秦岭大街交口的北侧地铁1号线石家庄东站。顺着施工楼梯,进入地下一层,在这里的盾构接收井口,可以看到地下二层左线隧道口,盾构机的刀盘已经露出五六米,地铁建设者们站在刀盘前,挥舞着旗帜,庆祝这次区间单线贯通。南村站-石家庄东站区间,单线长度为1025米,以石家庄东站为起点,向北沿秦岭大街(规划中)敷设,下穿石德铁路、沧石路及石津灌渠后到达南村站,区间沿线主要为农田和低矮房屋。 “这个区间,对于盾构施工来讲,是一次非常大的考验,因为它要连续下穿石津灌渠和石德铁路两个风险源,两者相距不过70米。石津灌渠为二级风险源,石德铁路为一级风险源。”负责该项目的中铁一局项目部副经理崔萌表示,要穿越这两个风险源,首当其冲要控制地面沉降,确保石津灌渠的渠底不出现裂缝,因为一旦发生渗漏,就会危及地铁施工安全,后果不堪设想。更要确保石德铁路运行安全,因为一旦出现偏差,就容易出现脱轨,酿成重大事故。 下穿石德铁路 确保122对列车顺利运行  “石德铁路是我国一条比较繁忙的铁路线,每天有122对固定列车在这条铁路线运行。盾构机要下穿这条铁路线,必须要保证它的运行安全。”崔萌告诉记者,相对于地铁盾构施工而言,石德铁路为一级风险源,风险源区域为40米。盾构隧道顶至铁路路基净距约12.7米,最近处只有11米,这已经是非常近的距离。崔萌告诉记者,在下穿前,他们首先对石德铁路的道床、铁轨进行加固,防止列车运行时出现脱轨。按照铁路运行标准,在盾构施工中,地面沉降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而他们将这个标准再次降低,将其控制在3毫米以内。盾构机进入铁路路基影响范围前,他们首先选取影响区前70米区域作为下穿试验段及评估缓冲期,综合评价试验数据后,确定下穿铁路路基最佳盾构掘进参数,然后再进入正式下穿影响区域。其次就是要控制好土仓压力平衡,根据检测数据及时调整土仓压力值,从而科学合理地设置推进速度、刀盘转速、出土量等参数,防止盾构施工引起地表过度沉降、塌陷或隆起等现象。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及时将隧道外壁与盾构机掘进时的内径之间的空隙进行注浆,将其填满。这也是盾构下穿铁路路基施工控制地表沉降的关键。”崔萌说。 另外,在施工中,还要控制下穿的推进速度。平时盾构机的掘进速度一般为40毫米/分,而在下穿石德铁路时,要降低到35毫米/分。平常穿越40米的区域,一般只需要四五天的时间,而在下穿石德铁路这40米时,中铁一局用了7天的时间。 下穿石津灌渠 确保下游良田顺利灌溉 从石德铁路向北约70米,就是石津灌渠。石津灌渠的渠底宽20米,上口宽44米。盾构施工下穿石津灌渠时,正值下游灌溉的时间,河道内的水深达到3米以上,并不断向前流淌。“渠底没有防渗处理。而渠底距离盾构机的顶部平均只有12米。所以盾构机在下穿时,一定要控制地面沉降,防止渠底出现裂缝,出现渗漏,影响地铁施工安全。”崔萌介绍说。 在下穿石津灌渠时,其主要的措施与下穿石德铁路差不多,就是要控制好盾构机土仓压力的平衡和掘进速度均衡,并做好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将隧道外壁与盾构机掘进时的内径之间的空隙及时堵住等。 “可以说,这次我们打了一场圆满的攻坚战,也是一场漂亮仗。在这场攻坚战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接下来右线施工中将会更专业,更稳妥。”崔萌笑着说,南村站-石家庄东站左线区间全长1025米,自今年2月15日盾构始发,到昨日盾构顺利接收,历时88天。预计右线7月初盾构再次始发,10月中旬可实现双线贯通,为地铁1号线全线铺轨做好准备工作。
2015.05
14
市轨道公司召开3号线一期首开段
铺轨、装修、常规设备联络会
  2015年5月7日上午,市轨道公司在203会议室召开了“3号线一期首开段铺轨、装修、常规设备联络会”,市轨道办副主任郭京晶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中铁建华北指挥部汇报了整个工程的概况、里程碑工期、总体施工部署、图纸需求计划、物资计划、施工工期筹划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针对工程“工期紧、任务重、专业穿插多、接口管理复杂”的特点,中铁建华北指挥部将结合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采取“车站整合、站内分片分区、倒排工期、见缝插针施工”的施工思路组织施工生产。  郭京晶副主任就以下几个方面对后续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一、前期工作安排要到位,要求监理单位设备人员尽快到位,及时熟悉相关设备施工方案,便于开展下一步工作,由公司工程部近期审查人员到位情况;二、对于到位人员及时组织公司层级、项目部层级的岗前培训,重点仍为安全质量方面;三、由相关部门及各参建单位提出制约工程进展的重、难点工作,并制定措施,提出解决方案;四、公司相关部门、各参建单位及时对接,整理出各单位的任务、职责、主要负责人等信息,形成正式文件,便于顺利开展后续工作。  轨道公司总工办、工程三部、铁三院、中铁工程设计院、中铁建电气化局、华铁咨询及北京四方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召开为3号线一期首开段铺轨、装修、常规设备安装等工作的全面启动奠定了基础。
2015.05
13
1 480 481482 483 48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