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暖心事儿】只要乘客需要,我们一直都在
近日,石家庄地铁庄窠·铁道大学站上演了紧张而温情的一幕。车站工作人员、轨道公安、热线市民等一起救助发病乘客,传播城市正能量。22点02分,站台岗发现上行列车车厢内一名乘客躺倒在地,情况紧急。没有丝毫犹豫,站台岗立即和周围乘客一起将不适乘客抬至站台安全区域,并第一时间上报车站控制室,值班站长、客运值班员迅速赶到现场。经了解,乘客因身体原因有时会出现呼吸不畅、身体僵硬等症状,已经联系家属。在等待家属期间,车站工作人员、轨道公安等一众人陪伴在乘客身边,紧密关注其身体情况,暖心的宽慰声、有条不紊的指挥声不断响起。同时,值班站长迅速组织各岗位人员设置屏风围挡、疏散围观乘客、维持站台秩序。家属到场后,工作人员与家属配合进一步舒缓乘客的情绪,在其不适症状缓解后车站工作人员贴心地提供了轮椅以便更好地休息。乘客身体状态平稳后,工作人员使用轮椅一路护送乘客从出入口安全离开。这次救助,是石家庄地铁“馨心相伴 石时相随”服务品牌的生动诠释。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乘客需要,我们一直都在。
2025.09
12
佳节遇匠心——教师节里,听地铁调度师徒说“传帮带”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我们答疑解惑,指点迷津,宛如指路明灯,引领我们步入地铁调度大家庭。他们教会我们调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耐心传授我们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思路,在第4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向领航者、引路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最诚挚的感谢,是他们用匠心与担当,为我们点亮职业征途的明灯。图1 许小玲和师父李帅我是许小玲,是一名行车调度员。我的师父李帅,是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也是我心中的榜样!他以理论为我筑基,实操为我赋能——从信号原理的深入解析,到ATS系统的操作指导;从调度命令的规范发布,到突发事件的处置思路,师父的倾囊相授,让我在行车调度的岗位上从懵懂走向成熟。师徒带教,传的是技艺,承的是精神,他以专业与热忱,为我插上安全之翼,让我有信心守护每一趟列车的准点与安全!图2 刘佳玮和师父王若岩我是刘佳玮,一名行车调度员。我的师父王若岩,年纪虽轻,却已是经验丰富、屡获殊荣的业务骨干。初入职时,面对繁杂的设备我常感无措。幸得师父作为“引路人”,悉心授我以业:不仅耐心讲解信号知识与标识符号,更手把手指导ATS系统中“扣车”、“办理进路”等关键操作。通过模拟演练,规范我的调度指令流程,他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将行车经验分享与我,助我迅速成长、从容应对各类突发情况。这份藏在点滴里的责任与担当,已成为我心中最珍贵的传承。图3 朱贺和师父李韶锋我是朱贺,一名电环调度员。我的师父李韶锋是经验丰富的技术“大拿”,他技术精湛,更是我工作上的启明星。从PSCADA错综复杂的接线图,到供电开关的闭锁逻辑;从ISCS设备原理,到FAS的联动机制,他都耐心讲解、悉心示范。他注重培养我面对供电突发故障时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我困惑时及时点拨,常常教导我“调度工作要着眼全局,严谨细致”,让我深知调度岗位的责任之重。师父以行动诠释“传帮带”,将技能与精神薪火相传。图4 刘雨茜和师父张庆德我是刘雨茜,一名电环调度员。我的师父张庆德以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为我树立了电环调度员的榜样。入职以来,在电力和环控专业领域,他从基础理论知识到实际施工作业,始终耐心讲解供电与环控系统的运行原理和设备知识,帮助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师父注重培养我的安全习惯,强调“操作前确认、操作中核对、操作后检查”,从严把关作业过程。通过设置故障场景,提升我应急处置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为我快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如今,我们已能独当一面,这离不开各位师父的悉心栽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师恩如灯,照亮前行。值此佳节,衷心祝各位师父教师节快乐,我们定不负期望,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回报这份深厚的师恩,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踏实的工作作风保障石家庄地铁安全运营!
2025.09
10
一面锦旗映初心,地铁救助解民忧
近日,市民武女士手持一面印着“地铁巾帼伸援手,贴心服务解民忧”的锦旗专程来到石家庄地铁谈固站,将这份沉甸甸的感谢送到了工作人员手中,感谢工作人员此前对自己的紧急救助。事情要追溯到8月26日的早高峰。当时,武女士带儿子乘坐地铁出行,途中突然晕倒。见此情景,谈固站站台岗立即跑到武女士处,凭经验迅速判断这可能是低血糖发作的症状。事发紧急,站台岗立刻向车站控制室汇报现场情况,随即值班站长和站务员携带医药箱赶往现场。期间,工作人员一直半蹲在地关注武女士情况,轻声与她交流,安抚其情绪:“没事的,放轻松。”待吃过糖果和水后,武女士身体逐渐恢复,最终工作人员将武女士母子送离车站。途中工作人员再三叮嘱,“一定要注意身体,乘坐地铁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可以随时联系我们,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您!”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武女士特意定制了锦旗。“这不仅是感谢,还想让更多人知道,在拥挤的地铁里,总有人守护着我们的安全。”这面鲜红的锦旗,承载着乘客对地铁服务的认可,也是对地铁一线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肯定。一次救助,彰显着城市里的善意与担当。石家庄地铁工作人员用责任心、敏锐观察力和娴熟技能,织就了一张坚实的安全网,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守护着这座城市最温暖的流动风景。
2025.09
08
惊魂15分钟!石家庄地铁为生命护航
近日,石家庄地铁仓丰路留村站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速递”。幸运的是,地铁工作人员训练有素、处理得当,为救助乘客争取了宝贵时间。13时14分,仓丰路留村站站台保安发现一名面色苍白的乘客坐在站台柱子旁,立即上前询问。乘客表示可能是低血糖,想要一块糖果。保安立即联系车站控制室,正在附近巡视的站台岗工作人员和保安班长闻讯迅速赶来,值班站长携带糖果也随即到达现场。当乘客食用糖果后状态并未好转,值班站长意识到乘客身体情况可能比想象中要严重!大家迅速反应:拨打120、联系乘客家属、设置屏风隔挡、疏散围观群众、维持站台秩序、安排工作人员到出入口接应急救人员……分工协作、配合默契,几分钟内迅速完成了各项紧急工作,并一直安抚乘客情绪。13时29分,120急救人员到达后,工作人员引导他们以最快路径到达现场,协助将乘客抬上担架并向医护人员简要说明情况,完成无缝交接。经急救人员检查,初步诊断为心梗,迅速将乘客转移到医院救治。工作人员迅速而有序的救助行动,化作一股暖流,传递着城市的温度与关怀。“馨心相伴 石时相随”,石家庄地铁始终是您平安出行的坚实守护。
2025.09
02
地铁车站的温暖守护
地铁车站的人来人往间总藏着细碎的牵挂与温暖,无论是不慎丢失的手机,还是遗落的文件袋,背后都连着乘客的焦急与期盼。地铁车站的工作人员们,用一次次迅速响应与默契协作,让失物归主的故事不断在站台间悄然发生,也让“安心”成为出行路上的寻常风景。跨越两站的手机接力:从焦急到安心的及时响应8月2日,博物院站的客运值班员正在闸机处忙碌着,一位乘客的低语带着明显的慌张:“我的手机……好像落在西王站了。”客运值班员立刻停下手中的工作,快步走到乘客身边,轻声安抚:“您别急,慢慢说,我们马上帮您联系。”得知手机可能遗落在西王站的站台座椅上,客运值班员当即联系车站控制室,清晰说明情况。通过两座车站的信息联动,得到的结果令人安心:西王站工作人员刚在座椅上拾到一部手机,正等着失主呢!得知这个好消息,客运值班员转身对乘客笑道:“您放心,手机在西王站保管着呢,到那边找工作人员领取就行。”乘客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紧紧握住客运值班员的手连声道谢:“本来都做好丢手机的准备了,没想到这么快就有消息,你们的效率太高了!真让人安心!”一份文件袋的51分钟:从拾获到归还的高效接力8月4日,博物院站站台岗正专注引导乘客上下车时,一位乘客快步上前:“您好,我在车厢座位上捡到个文件袋,看着挺重要的。”工作人员双人核对文件袋的外观特征后小心收起、妥善保管。为了让失主尽快得知消息,行车值班员同步在工作群里详细描述了拾获时间、地点及物品特征,提醒各岗位留意寻物的乘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文件袋静静躺在桌面,等待主人。51分钟后,一位神色焦急的乘客匆匆跑进车站,询问是否有拾到文件袋。工作人员根据乘客描述立即就想到了捡到的文件单,笑着说“终于等到你了”。当失主从值班站长手中接过失而复得的文件袋时,紧绷的脸上瞬间绽开笑容,手指快速翻看着袋内的合同文件,嘴里不停念叨:“太感谢了!这里面都是重要材料,丢了可就麻烦了,你们办事真是又快又细心!”从手机跨越两站的及时找回,到文件袋51分钟的高效归还,这些发生在地铁车站的温暖故事,藏着工作人员对责任的坚守。他们或许记不清每一位乘客的模样,却始终记得“让失物回家”的初心。在人潮涌动的地铁站里,正是这一次次迅速的响应、默契的协作,让“失落”变成“失而复得”,让每一次出行都裹着踏实的暖意。
2025.08
08
暑热“烤”验:被汗水浸透的坚守
连续高温让石家庄地面热浪蒸腾,然而在地表之下,轨道脉络的深处,石家庄地铁的守护者们正以汗水为墨,默默书写着城市动脉的平稳运行。高温下的“安全卫士”高温不仅考验着设备,更考验着人。接触网工化身“高空蜘蛛侠”,攀上绝缘平台,戴着厚重手套,用激光仪精密校准毫米级的接触网,仔细查看每一处线缆接头是否发热变色,测量关键设备的温度是否超标;轨道巡检工躬腰行走在滚烫钢轨旁,用道尺毫厘必较地测量轨距水平,检查轨道几何尺寸,紧固可能因热胀冷缩松动的螺栓,防止高温带来的轨道变形。 精密仪器的“守护者”烈日直射下,风水电工正细致的清洗空调外机。水枪冲洗室外机散热翅片时,他们已然汗流浃背,只为保障车站环控系统高效运转,将清凉新风源源不断送入地下空间。列车健康的“汗”卫者车辆检修库如同巨大“桑拿房”。高温下,车辆检修工们弯腰弓背,目光如炬,专注检查地铁列车的每一颗螺丝、每一个部件,从车底到车顶,一丝不苟,汗水浸透了工装,却未模糊他们守护车辆安全的视线。在乘客们享受清凉出行的背后,是被汗水反复浸透的工装,是无数默默弯下的腰身与专注的目光。他们并非不惧酷热,只因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职责,每一滴汗,都精准落入了城市平稳运行的齿轮之中,无声推动着乘客准时、清凉的出行。
2025.07
31
1 2 3 4 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