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流年》地铁摄影展之二:《劳动最美》 
比翼双飞----王喜庆-摄操作-----李卓--摄城市建设者之歌2---张立波-摄城市建设者之歌-----张立波-摄地铁大舞台-----武志伟-摄桔色音符-----苏有荣-摄快乐的老工人-----王喜庆--摄人心齐泰山移----张立波-摄认真----王喜庆-摄上工----陈林-摄我在石家庄挺好的-----周亚岚-摄夏晖-摄修-----陈林-摄要铺轨啦!---王喜庆-摄用餐-李卓《光影流年》地铁摄影展之三:《时光隧道》《光影流年》地铁摄影展之二:《劳动最美》  《光影流年》地铁摄影展之一:《精益求精》
2016.03
28
董事长带队赴我市1号线一期工程
洨河大道站、西兆通车辆段及综合基地调研
  3月17日,市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带队赴1号线一期洨河大道站、西兆通车辆段及综合基地工程现场调研。董事长一行首先来到洨河大道站,实地查看正在进行的车站装修样板工程,深入了解土建工程转入安装装修工程建设的工序衔接情况,详细询问了装修材料的使用情况及“安装装修样板站”的进展情况,要求各参建单位“要切实抓好装修工程质量,充分发挥样板引路作用,为全线装饰装修工程掀起大干高潮提供有力保障”;然后董事长一行来到西兆通车辆段及综合维修基地,实地查看联合检修库和场内轨道工程施工情况,详细询问关于首列车进场和运营进驻的有关准备工作,要求各单位精心组织,加强调度,确保车辆基地按期投用。  陪同检查的还有市轨道公司副总经理赵晓华、张兴文、朱文壮以及驻地代表、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负责人等。
2016.03
28
市轨道公司付庆文董事长专题调度监理工作
  3月22日下午,市轨道公司组织召开了监理单位工作汇报会议,市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主持会议并讲话。市轨道公司总经理韩春素、市轨道办总工程师杨立众、轨道公司副总经理赵晓华、张兴文出席会议,西安铁一院、华铁监理公司、北京四方监理公司等14家监理单位以及监理管理单位、市轨道公司有关部门参加了会议。  各标段监理单位汇报了施工单位在土建工程和机电安装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下一阶段监理工作计划和控制重点。杨立众对监理单位普遍反映的混凝土问题、渣土清运问题、围挡清洁问题及洞口、临边的防护问题要求工程建设部门抓紧整改。  韩春素指出,安全和质量是轨道公司生存的第一要素。安质部和工程部作为公司内部管理质量安全的部门,要注意做好工作配合,创新工作管理机制,坚持考核考评抓典型。监理单位要创新工作思路,拓展工作方法。监理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不断学习规章法规,对施工企业和管理范围内的企业要严格要求。  付庆文指出,目前我市地铁1、3号线一期工程竣工指日可待,2号线一期工程、3号线两边段工程即将开工,我们要总结首开工程的经验教训,把后续工程抓得更实更好。必须理顺体制机制,自上而下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弛而不息地狠抓安全质量工作,堵塞各种漏洞,把每一项工程都建成精品工程。  付庆文对监理单位提出五点要求:  一要资质合规,人员到位。监理队伍要具备合规的资质,人员要按照投标的合同要求及时到位。发现不符合合同要求的,要严厉处罚,登记在案,屡教不改的,今后不允许参加石家庄地铁的建设。  二要责任明确,计划周密。新到的监理单位,要尽快明确责任,熟悉监理实施细则,计划安排要详细妥当,落实到人。根据以往容易发生的问题,重点进行协调督导。  三要突出重点,强化监管。新开工项目都要做成标杆工程,新到监理单位要汲取经验教训,把监理工作做得更细更实,根据工程进展,列出不同时期的监理重点,把控好重大风险源,严把开工条件,强化现场管理,完善渣土运输监管,做到不遗不撒。  四要遵纪守法,严厉处罚。监理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工作,监理人员要提高服务意识,加强监理廉政建设。轨道公司也要按照相应制度规定,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新到位的监理单位要抓紧学习法律法规以及轨道公司的各项制度办法,加强人员学习培训,提高队伍整体素质,适应监理需要。
2016.03
28
石家庄地铁首批工程车辆到场 为地铁列车“首秀”预热
  清晨,石家庄地铁西兆通综合维修基地一派繁忙!3月22日早上6时,首批地铁工程车抵达现场,为月底即将到场“亮相”的石家庄地铁首列客车提供技术支持。   今日到场的工程车为两台重型轨道车,将为首批到场的地铁电客车提供牵引动力,平时主要用于电客车段内调车及电客车救援。记者在现场看到,带有“石家庄地铁”标志的两辆轨道车车体为黄色,采用外走廊式设计,到场后通过起重吊装设备放置于轨道上,再由司机驾驶车辆驶入联合检修库暂时停放。  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首批工程车的交付,为后续地铁电客车的交付奠定了基础,也为线路调试提供了保障,对推进地铁运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除重型轨道车外,用于保障地铁列车顺畅运营的工程车还包括携吊平车、轨道平车、轨道检测车等。作为轨道交通作业必不可少的“重量级工具”,它们可用于地铁列车的调车、救援、轨道线路或供电设备施工维修时的牵引作业、检查线路病害、指导线路维修、保障行车安全等,是轨道现代化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据悉,石家庄地铁首列车预计3月底到达地铁1号线西兆通综合维修基地。位于长安区西兆通镇的石家庄地铁西兆通综合维修基地承担着1、2、3号线配属车辆的厂、架修任务和1号线配属列车的定修、月检、列检、车辆停放、洗车、镟轮、列车救援等功能,也是1号线全线的物资总库、综合维修中心以及1、2、3号线系统作业人员的培训中心。目前,西兆通综合维修基地联合检修库、运用库、物资总库、培训中心等工程已实现主体封顶,正在紧张进行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工作。 
2016.03
23
市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一行到3号线首开段视察指导工作
  2016年3月18日,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副总经理张兴文及资源开发公司总经理朱文壮一行到3号线首开段视察指导工作。中铁建华北公司副总经理贾建平、轨道公司工程三部及各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等陪同检查。  付董事长一行首先来到小灰楼站,并对小灰楼站地铁装修材料进行了认真的甄别与选取。随后又到中山广场站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监督。付董事长在施工现场听取了关于铺轨施工及中山广场站附属施工进度的汇报后,对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施工进度等方面给予高度评价。付董事长指出,2016年是确保石家庄地铁首开工程如期通车的决胜之年,铺架工程和安装装修工程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苦干实干,坚决完成既定的节点工期,为3号线首开段的按期开通打好基础,力争让省会人民早日乘上安全、舒适、快捷的地铁。  目前,石家庄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首开段按照公司的工期要求,铺轨已全部完成,施工已进入后期顶升、放散阶段。
2016.03
22
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全线“短轨通”
 昨日9时30分许,在地铁1号线省博物馆站,随着最后一段轨排铺设焊接完成,石家庄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实现了全线“短轨通”,就是一段段25米长的轨排全部完成了铺设,形成一条连续的轨道。到4月底,待轨排间的缝隙焊接完成后,整个1号线一期工程就将实现“长轨通”,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铺轨完成,实现“轨通”。    现场:最后一节轨排焊接完成   昨日上午9时10分许,记者来到地铁1号线省博物馆站,顺着楼梯来到地下三层,此时右线隧道内,灯火通明,随着龙门吊将最后一段6.5米长轨排运送到隧道口位置,地铁建设者们将轨排进行固定,焊接,到9时30分许,在地铁建设者们的欢呼声中,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实现“短轨通”。  一般一段轨排都是25米长,为什么这最后一段轨排6.5米长呢?“这条轨排是最后的合龙轨。”地铁1号线建设方中国中铁北方公司工程管理部部长陈洪波表示,它是将两侧的轨排连接起来的合龙轨,中间就留了这么长的距离,其合龙轨的长度也就是6.5米。  “这又是石家庄地铁建设史上一个重要节点。”陈洪波表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西起西王站,东至洨河大道站,线路长度23.9公里(单线),均为地下线,共设车站20座,21个区间。石家庄地铁1号线正线铺轨全长51711单延米(双线长度),29组道岔。地铁1号线正线铺轨自2015年8月1日陆续开工,9月1日正式开工,历经地铁建设者们的昼夜奋战,10台轨道车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实现了“短轨通”。   全线设5个铺轨基地   这地面上的地铁轨排大多是由42根轨枕、两根钢轨以及连接两者的众多扣件组成。其长度为25米、宽2.1米、重约4吨。“又长又重的轨排完全无法靠人力运进隧道,它需要靠龙门吊将其通过轨排井运入隧道内。地铁1号线全线有轨排井的车站有5个,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铺轨基地。”陈洪波告诉记者。  “整个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共设有5个铺轨基地,省博物馆站的轨排就是通过北宋铺轨基地的轨排井进入地下隧道的。北宋铺轨基地在原来设计中是没有的,但为了加快工程建设进度,我们最后又将其增设为铺轨基地。”陈洪波告诉记者,其余4个铺轨基地分别是:张营铺轨基地、烈士陵园铺轨基地、留村铺轨基地和西兆通铺轨基地。全线大部分区域采用机器铺轨法铺设,铺轨过程中左右两线同时铺轨,铺设的都是无砟轨道。这无砟轨道与高铁的无砟轨道是一样的,其工艺也基本相同,但地铁施工难度大,每天也就能铺轨100米左右。  据介绍,整个地铁一号线由两个施工单位进行施工,其中中铁一局承建省博物馆站至西兆通站11站11区间39.3公里的轨道铺设工作。共涉及三个铺轨基地,包括北宋、留村和西兆通铺轨基地。该区域在此之前的3月17日已经实现“短轨通”。中铁上海工程局负责省博物院至张营停车场9站10区间12.4公里的铺轨工作,昨日上午正式实现“短轨通”。   下月底1号线一期铺轨完成   “短轨通”是指将每段25米标准长的轨道铺设到位,形成一条连续的轨道。1号线“短轨通”的实现,标志着石家庄地铁1号线正线轨道已全部连接完毕。陈洪波告诉记者,如果要具备行车条件,还需要把一根根钢轨进行无缝焊接,最后实现“长轨通”,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轨通”。目前,两个施工单位的钢轨无缝焊接工作已经开始,目前基本完成了工程量的三分之二,预计4月底将实现“长轨通”,进而为地铁1号线的全线开通试运行提供必要条件。  石市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般来讲,从地铁建设开始到最后地铁通车,共分为四步,分别是洞通-轨通-电通-车通。所以轨通后到最后地铁通车还有两步要走,即实现电通,车通。“‘长轨通’后,列车牵引供电、全线接触网、通信信号、区间疏散平台施工将具备全面展开的条件,建设速度也将逐步加快,石家庄的地铁梦已经近在咫尺。”这位负责人表示,按照里程碑计划,2016年7月将实现全线“电通”,年底进入联调联试,做好试运营前一切准备工作,2017年上半年将实现载客运营(试运营)。    铺轨高峰时900多工人同时施工   那么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轨道铺设有哪些特点呢?对此,陈洪波表示,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线路长、规模大、工期紧。正线铺轨自2015年8月1日陆续开工,9月1日正式开工,至2016年3月21日“短轨通”,跨越整个冬季、春节及两会,受雾霾影响,12月份有效施工时间仅有5天。同时铺轨作业面多、施工空间小、交叉作业施工难度大。轨道铺设是一个多工序作业,各工序相互渗透、交叉施工,施工组织困难。最多的时候,一个狭小的空间内,有8个作业面,10个左右工种的900多名建设者在同时施工。   轨通后地面交通将逐步恢复   随着地铁建设的加速,地面交通恢复工作也在逐步加快。截至目前,1号线一期工程20个车站已有15个车站恢复主干交通。“在地铁1号线4月底实现‘长轨通’后,5个铺轨基地的道路恢复工作也将逐步启动,届时,省会的交通拥堵状况将得到一定缓解。”陈洪波表示。
2016.03
22
1 459 460461 462 46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