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地铁1号线长城桥站车站主体今年年底完工
  地铁1号线长城桥站年底将实现车站主体封顶。昨日记者从市轨道公司获悉,地铁1号线长城桥站施工进展顺利,长城桥站至和平医院站的区间右线盾构已于5月中旬始发,目前已推进了130余米。  昨日,记者在位于中山西路和西二环路口处的长城桥站看到,场地北侧的木料、钢筋等物料均堆放的整整齐齐、专业洒水车每天数次喷洒使得地面始终保持洁净、专人进行着围挡保洁……进入长城桥站感觉并不像是进入一个嘈杂的施工现场,除了位于基坑上方的龙门吊偶尔作业外,施工区倒显得有些安静。  长城桥站所属地铁1号线02施工标段,由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建。02标段包含两站两区间:时光街站、长城桥站、时光街站~长城桥站区间及长城桥站~和平医院站区间。该标段项目经理蒋阳春告诉记者:“长城桥站车站主体结构计划于今年年底完工,目前隧道施工也在加快推进。长城桥站至和平医院站的右线盾构已于5月中旬始发,目前进展顺利,隧道已推进了130余米。”  “盾构施工位于地下23米,没有噪音,而且出土都是由封闭的电瓶车装载,运出地面后统一由全封闭式的新型渣土车运走,所以,场地内外都不会有遗撒和扬尘。”蒋阳春对记者说。  据介绍,长城桥站沿中山西路东西向布置在道路下方。车站全长279.32米,为明暗挖结合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两端为明挖两层三跨箱型框架结构,中间段为暗挖单层三跨联拱结构。西段明挖段长78.71m,中间暗挖段长66.96m,东段明挖段长129.11m,车站共设置4座出入口、2组风亭。  由于项目处于市中心,车站周边建筑物距离车站及附属结构较近,且临近建筑物较多,施工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同时,由于石家庄城市污染较为严重,故城市对施工工程管理、安全与质量管理严格,渣土处理与运转困难,对文明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  同时,长城桥等6个站通过了轨道公司的“安全文明达标工地”验收。为规范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整体上水平,轨道公司及相关监理单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对各在建站点逐一进行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验收。截至目前,石家庄地铁1、3号线已有11个站点达标。
2014.06
16
地铁工人隧道内的“夜生活”——
从进洞施工汗水就没停过
 夜已深,城市安静了下来。但在地下20米深处,一批地铁工人依然在隧道深处忙碌着。夜班的工人们每天天黑后下井,第二天早上出井。隧道内非常闷热,工人们大都汗流浃背,精神还需要高度集中,但为了省会地铁早日贯通,他们一直干劲儿十足,从不叫苦叫累。  隧道内工程建设一刻不停  记者昨晚来到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的施工现场,虽然已经到了深夜,但隧道施工仍在加紧进行着。一个“大家伙”正将工人们的“夜宵”送入井下,说是“夜宵”,可对于夜班的工人来说,其实是一顿正餐。而井下的电瓶车早已待命,装载着隧道施工所需的管片,同时载着热气腾腾的饭菜送进隧道深处。  开电瓶车的司机叫卢鹏,西安人,今年27岁。他说:“要时刻听着对讲机,时刻注视着身边有无异常情况,每次进入隧道需1个小时,不能有丝毫马虎,有一点问题可是要出事故的。”他说起话来露出两颗虎牙。他告诉记者,电瓶车就是盾构机的保障系统,需要将管片、泥浆送进去,再将渣土运出来。每次从洞口出来要准确停在5个定位点上,然后再与另一辆电瓶车交替进入隧道。”  “嘀嘀”,随着两声连续且十分响亮的汽笛声,小卢驾驶着他的“爱车”再次驶入隧道深处。  装管片上螺丝一气呵成  沿着隧道一侧的“小道”向隧道深处走去,仿佛置身于一个放大了的水泥管子里,四周是“铜墙铁壁”,越往深处走,隧道“尽头”的那个照明灯越刺眼,也愈发觉得闷热。  在隧道壁上标有“370”数字的地方,记者看到了盾构机的尾部,也就是装在最后的一辆台车,“370”是管壁的环数,换算成长度单位,这里距离洞口约440米,头顶上的出风口“呼呼”咆哮着,仿佛用尽全力在向隧道内输送氧气。  沿着台车一侧很窄的通道,记者来到了盾体内部,这里灯火通明,马上就感觉了潮热,就像置身于桑拿房。即使身体一动不动,汗水仍从毛孔中渗出。在紧邻刀盘的位置,工人们正在安装管片,在这里,一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时而手持遥控器,混凝土浇筑的管片在他的操作下被巧妙地安装,时而手握电钻安装螺丝,有时还会抡起铁锤敲击螺杆,可以看到铁器之间的撞击溅出的火花。他叫司龙,是名管片拼装手,闷热、潮湿等恶劣的工作条件,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他说话总是乐呵呵的:“管片拼装关系到整个隧道的安全,安装的时候经验很重要,而且要一气呵成,特别是第一块要放准位置,还要注意每安装一环要错开上一环的接缝。”  监控盾构机施工一丝不苟  零时四十分,由电瓶车运送进来的饭菜早已摆在了盾构机司机助手张泽的面前,今天的“夜宵”是蒜薹炒肉、清炒荷兰豆,还有西红柿鸡蛋汤,主食是米饭,可他此时还顾不上吃。  “上一环管片装完,马上就得启动盾构机刀盘了,为了保证工程进度,一刻也不能耽误。”盾构机驾驶室位于第一辆台车上,是一个铁皮房,仅有2—3平方米,一个操控台占据了这里的大部分空间,小张正坐在操控台前,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屏幕。他说:“这里有一个弧度,要特别注意盾构机的水平,平缓加速才能确保安全推进。”  “每天晚上下井,第二天早上出井,我们的‘夜生活’虽然一直在井下,但并不觉得枯燥,我们每天十几个人摸爬滚打在一起,都非常熟悉,每天也会有很多乐事儿呢。”小张告诉记者,由于工程在隧道内施工,距地面20多米深,因此,这里白天和晚上基本一个样,从一进洞开始到出来,汗水就不停,早上出井第一件事就是冲个澡,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幸福的时刻。
2014.06
16
市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带队检查质量检测单位工作开展情况
  2014年6月5日上午,市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带领工程一部、企管部、群宣部对河北双诚及省建研院两家质量检测单位进行了检查。  付庆文董事长一行查看了检测单位的仪器设备,并认真听取检测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地铁工程主要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工作要点及对地铁工程服务质量的汇报。付庆文董事长指出质量检测是质量工作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检测单位要认识到检测工作的重要性,客观公正地出具检测报告,严把质量关,为石家庄地铁建设贡献应有的力量。
2014.06
13
市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主持召开加快人民广场站管线回迁及道路恢复工作推进会
  为落实市政府关于加快人民广场站主体建设,尽快还路于民的会议精神,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同志于2014年6月3、4日连续两天进行现场调研,组织召开关于加快人民广场站车站主体建设暨管线回迁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了车站东侧100m范围、中山路与建设大街交口40m范围内主体封顶、管线回迁的时间节点,对管线迁改工作的重点、难点做了详细介绍,要求各管线产权单位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做好施工组织方案,加强施工力量,加快推进各项工程的建设。会议还强调各管线产权单位要做好防汛准备及应急措施,健立健全安全机制,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做好文明施工,按政府要求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石家庄市城管委、市排水处、石家庄东方龙供水有限责任公司、石家庄市新奥燃气有限公司、中国网通石家庄分公司、河北鑫汇隆投资有限公司、中铁北方公司、北城院、市政院等单位参加了会议。
2014.06
13
地铁1号线列车从这里进出隧道
 西王站位于中山西路与长兴街交叉口处,这里的围挡明显要长于一般的地铁站。进入施工现场,发现基坑果然要比其他地铁站长一些。负责该项目的中铁上海工程局现场负责人张永林表示,西王站作为1号线的始发站,长度为287米,比一般的车站长60米左右。“西王站要在最西端预留接口,以便二期工程向西延伸,即为二期建设做预留口。同时,站内设渡线连接不同方向的两条铁轨,以便应急时调整列车的方向,因此该站比其他车站都长。”   记者看到,现场正在做钢结构支撑,工人师傅在底板上绑扎钢筋,长长的机械臂从外围伸进基坑中央,浇筑混凝土。“整个站房工程维护结构已经完工,开始进行主体施工,它共分11个板块,目前,所有板块的底板都已经完成,中板正在建设中,计划明年2月实现主体封顶。”中铁上海工程局现场相关负责人李大鹏介绍说。  据介绍,西王站为地下双层岛式车站,车站设3个出入口、2个消防出入口和3组风亭,预留3处接口。  西王站往东是时光街站,西王站-时光街站区间为盾构区间,将采用盾构法施工。目前,该区间已经搭建好盾构施工平台,基坑上方放着盾构施工需要的管片,重达500吨的盾构机已经下井并组装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调试。“盾构机是专门根据石家庄土体量身定做的新盾构机,由中国中铁自主研发生产的。”据张永林介绍,西王站至时光街站区间隧道长1123米,计划中下旬盾构始发。  “西王站往西区间连通的是张营停车场,目前竖井已经打入正线,暗挖施工正在进行中。左线、右线同时施工,已经开挖约100米。”张永林介绍说。  沿着地平面暗挖区间的线路向西,距基坑约400米处,记者看到一处由地下延伸到地平面的深沟,一直向西延伸至张营停车场。“这叫明挖U形槽,长度185米,目前已完工,连接着地下隧道和地面,地铁1号线列车将从这里驶入张营停车场,同时从张营停车场驶出的列车也从这里进入地铁隧道。”张永林告诉记者,这个停车场最多可同时停放13辆列车。  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进入暑期施工阶段,工地针对天气情况采取错时段施工等避暑措施,中午11点至2点半这段时间一般都停工,而早上会早开工一会儿,晚上晚收工一会儿。同时,我们准备充足了防暑降温物品,如藿香正气水、绿豆汤等。”
2014.06
11
省会地铁工程
55个工点全面开工 

 昨日,记者从市轨道办获悉,目前,石市轨道交通工程55个工点已全面开工,6个区间实现盾构始发。  据介绍,今年是省会地铁建设的工程建设提速年,总体目标是:实现“四完成、四加快”。“四完成”即:完成1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一期首开工段附属工程(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设计工作并启动建设;完成3号线两边段房屋征收工作并启动管线迁改;完成2号线初步设计评审工作并筹备建设资金;完成5号线及1号线跨滹沱河工程等建设规划要件材料上报工作。“四加快”即:加快1号线一期及3号线一期首开工段主体结构(含区间)建设,累计完成总工程量50%以上;加快正定新区会展中心至行政中心“两站一区间”预留工程建设;加快省会大交通规划及环主城区四县(市)之间快速交通规划落地工作;加快运营公司筹备工作,8月底前成立运营公司。具体目标是:标准车站全封顶,铺轨基地全建成,站点区间双过半,围挡缩减保畅通。目前1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一期首开工段55个工点已全面开工。其中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首开工段将有13台盾构机(1号线9台、3号线4台)进行盾构作业。截至目前,已有1号线的烈士陵园站、体育场站、留村站、南村站、长城桥站5台盾构机和3号线的小灰楼站1台盾构机始发下井掘进作业。
2014.06
11
1 508 509510 511 5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