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交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晓冬同志深入各二级企业和重点项目开展调研
12月21日—27日,石家庄交投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晓冬集中精力,深入所属8家二级企业、重点项目开展调研,详细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状况、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和2025年工作谋划情况,以及企业发展面临的堵点、难点问题,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党委委员、总工程师陈军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王会宾,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赵晓栋分别陪同。12月21日上午,张晓冬来到设计咨询集团,听取企业情况汇报后,并就下一步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意见。一要绷紧安全之弦。压紧压实安全管理责任,严格把关工程安全质量,强化工程风险关键节点管控监测,有效防范和遏制事故发生。二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走出去,多学多看多听,做好人才培养工作,优化考核激励,加强老中青、传帮带培养模式的团队建设。三要打造品牌影响力。以高度负责的态度,脚踏实地、现场勘测、用心设计,抢占市场主导地位。四要加快资质升级增项。坚持“闯市场”的干劲,加强布局谋划,通过资质提升,强化自身实力,巩固现有市场,积极培育新业务市场。五要积极开拓市场。深耕集团内部项目,以“拼”的姿态开拓外部领域市场,拓展经营思路,提高外部市场营收占比,强化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2月21日上午,张晓冬来到交通地产集团,详细了解片区开发和城中村改造项目情况,就重点项目开发建设提出了针对性意见建议。一要科学谋划片区规划设计。聚焦城市发展定位,优化留营片区特色商贸区、市庄城中村改造开发建设方案,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二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吃透政策精神,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完善项目手续资料,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助力项目建设。三要积极协调解决制约问题。针对片区征拆等重点环节,积极与属地沟通协调,明确责任,加强协调,着力解决制约项目建设遇到的难题。12月24日下午,张晓冬来到交投公司,听取交投公司改革发展情况汇报后,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一要锚定目标任务。对照年度任务目标,加压奋力、攻坚冲刺,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全力推动公司经营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二要科学谋划明年工作。明晰发展方向,确定工作目标,按照集团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新忻高速、石雄铁路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聚焦项目代建领域,不断拓展业务市场。三要注重人才培养。进一步解放思想,激发人才活力,注重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富有战斗力的人才骨干队伍。12月24日下午,张晓冬听取了交通产业集团关于企业日常管理和生产经营情况的汇报,重点了解产业发展布局、重点项目建设运营等有关情况,并前往大峪山公益性公墓、石家庄国际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等项目现场调研,指出指导意见:一要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双节临近,要加大检测力度,严把食品“安全关”。严格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制定完善的消防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持续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整改。二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围绕集团中心工作、发展大局,各子公司要增强团队意识,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形成干事创业的工作合力,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三要进一步提升创收主动性。时刻保持市场化竞争意识,强化企业经营精细化、标准化管理,拓宽增收渠道,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四要抓好项目经营管理。对不同业态项目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抓住政策机遇,利用好“强链补链”等政策支持,坚持市场化原则,不断增强运营管理效能,实现产业效益的最大化。五要做好民生服务保障。突出抓好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冷链物流城市集配中心等市场运营管理,强化市场保供,加强风险管理,更好满足群众日常生活所需。12月26日上午,张晓冬来到轨道集团,详细了解轨道交通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并前往6号线南豆站、4号线新客运总站进行安全检查。张晓冬强调,一要紧盯关键节点。拓宽工作思路,积极主动协调解决问题,严格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二期建设。二要狠抓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主体责任,强化各类风险隐患排查,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努力打造平安百年品质工程。三要强化扬尘治理。严格落实“六个百分之百、两个全覆盖”要求,全过程、无死角、高标准落实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四要做好运营保障。临近岁末年终,各类大型活动丰富开展,要结合历年大客流运输经验,提前做好预案,提前开展演练,确保客流疏散科学有序,保障市民安全乘车。五要高标准推进人才梯队建设。优化人员配置,培养专业人才,有力促进轨道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12月26日下午,张晓冬来到公交集团,听取企业改革、运营服务、便民举措等方面情况汇报,并前往南位车场进行调研。对下一步工作提出指导意见。一要提升运营服务质量。聚焦客运服务提升,不断创新特色服务模式,持续优化便民惠民服务举措,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同时,不断探索“公交+文旅”相结合,精准施策,不断满足乘客需求。二要加强桥西汽车园运营管理。广泛借鉴其他成功经验,探索特色业务的可行性,不断丰富服务范围。三要持续加大改革力度。不断创新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全员工考核体系,激发工作热情,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12月27日上午,张晓冬来到高速集团,听取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和2025年工作谋划情况汇报,深入了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并前往霍寨高速收费站、石家庄西服务区、鹿泉服务区现场调研,提出针对性指导意见。一要深耕主责主业。强化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服务提升,大力发展路衍经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二要紧盯时间节点。强化科学统筹,加强施工力量,加快衡昔高速、服务区品质提升改造等重点项目建设,想方设法破解难题,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加快推进。三要不遗余力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加大工作力度,疏通堵点,消除卡点,下大力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制约问题。四要加强企业品牌建设。对标先进一流,深挖发展潜力,按照高速服务区品质提升行动要求,完善服务区功能配套,提升服务品质,打造石家庄高速的品牌形象。12月27日下午,张晓冬听取了路桥集团日常管理、生产经营情况汇报,并赴交投·高新苑项目调研检查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张晓冬强调,一要不断激发企业内生动力。摸清底数,突破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为推动业务发展和提升效益打下坚实基础。二要积极开展资质升级工作。明确目标,积极筹备,高效完成资质升级工作,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三要做好资产摸排。全面梳理摸排资产、划清权属,全面掌握资产现状,优化资源配置,深挖资产潜力,确保资产安全。四要按时完成施工任务。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锚定时间节点,狠抓施工进度,强化安全、环保管理,按照时间节点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五要抓好多元化发展。加大外部市场开拓力度,提高外部市场营收占比,增强业务承接能力,提高企业竞争力。六要打造精品工程。强化主体责任,狠抓质量安全,强化对施工全过程监管,严把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倾力打造群众满意的精品工程。
2024.12
31
元旦期间石家庄地铁运营服务保障措施
2025年元旦假日即将来临,为满足广大乘客假日期间出行需求,保障元旦当天长跑活动顺利开展,石家庄地铁优化运营保障服务,为乘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体验。0112月31日延长运营服务时间至次日1:00,22时起北国商城站、新百广场站临时关站12月31日,1、2、3号线延时运营3小时,由原来的6:30--22:00调整为6:30--次日1:00。同时,全线网提前1小时30分进入晚高峰时段,由原来的17:00--19:30调整为15:30--次日1:00。为配合地面交通管控,自12月31日22:00起至次日1:00,1、2号线换乘站北国商城站和1、3号线换乘站新百广场站将临时关站,各出入口关闭,列车均不停站。022025年1月1日首班车运营时间提前至5:30,运动员、工作人员免费乘车元旦当天,1、2、3号线运营服务时间由原来的6:30--22:00调整为5:30--22:00。同时,全线网提前2小时30分进入高峰时段,由原来的9:00--19:30调整为6:30--19:30。参赛运动员凭运动员号码布,组委会工作人员凭工作证从车站专用通道进、出站免费乘车,不限里程、不限次数。请广大乘客提前了解出行线路和相关信息,合理安排行程,平安顺畅出行。在此,石家庄地铁祝广大市民朋友元旦快乐、阖家幸福、万事顺遂!
2024.12
30
轨道集团赴新百广场站督导检查跨年夜安全生产工作
为扎实开展岁末年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确保跨年夜运营各项工作平稳有序,12月30日上午,轨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付朝立带队到新百广场站进行督导检查。轨道集团副总经理李杰彬、运营分公司经理杨俊义及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付朝立一行先后来到新百广场站安检点、出入口下沉广场,查看安检工作,了解各出入口的客流情况;仔细询问和认真检查了地铁跨年夜期间安保保障工作及运营安全生产情况,最后听取了车站出入口客运保障准备、跨年夜人员物资安排等工作汇报。付朝立强调,地铁运营要全力做好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强化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聚焦乘客出行安全,精细谋划部署,切实抓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密切关注客流情况,全力做好大客流风险管控,确保运营组织平稳有序。三是要做好安保安检服务提升,确保各车站安检作业标准一致化,严控违禁品进站。四是进一步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做到快速反应、科学应对、高效处置,保障乘客生命安全。
2024.12
30
同守公共安全、共建平安地铁——市轨道办、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轨道集团开展安全宣传活动
为推动城市公共交通高质量发展,提升石家庄地铁运营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体系,2024年12月27日,市轨道办、市公安局轨道交通分局、轨道集团在石家庄地铁北国商城站联合开展“同守公共安全、共建平安地铁”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乘客发放《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河北省平安建设条例》《禁止限制携带物品目录》和地铁保护区知识等宣传单,大力宣传安全乘车要求和注意事项。同时,现场将近期收缴的违禁物品分类进行展示:一是普通刀具类,包含各菜刀、水果刀、壁纸刀以及弓弩等;二是生产工具类,包括锤、斧、锥、铲、扳手、改锥、棒球棒等;三是易燃易爆品类,包括有易燃标识的物品和散装酒等;四是腐蚀品类,包括蓄电池等;五是其他禁止携带品类;六是限制携带类,包括大型打火机等。每个展区分别安排了讲解人员以及资料派发人员,现场许多乘客驻足观看,纷纷表示违禁品现场展示让他们更加认识到安全乘车的重要性。此次活动使广大市民乘客熟悉了《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河北省平安建设条例》和地铁保护区等方面知识,直观地了解到地铁禁止限制违禁物品种类,认识到违禁物品危害性,进一步提高了安全乘车意识。今后,石家庄地铁将大力开展安全文明乘车宣传活动,积极倡导绿色出行、安全出行,为广大市民乘客创造更加安全、更加便捷的出行环境。
2024.12
27
2024年京津冀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管理技术交流会在石家庄顺利召开
2024年12月26日上午,2024年京津冀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管理技术交流会在石家庄召开。会议由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邀请了北京地铁、天津地铁保护区管理人员分享交流管理和技术经验,旨在提炼先进管理模式,探讨技术创新点,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地铁保护区管理框架。市轨道办副主任张龙、轨道集团总工程师张全秀出席会议,市轨道办、轨道集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石家庄、北京、天津三家地铁公司分别对地铁保护区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汇报,各参会方围绕行业发展趋势和管理提升方向,就组织架构、工作模式、规定规范、新兴技术等各方面进行了进行充分的交流,汲取彼此的成功经验,剖析面临的共性问题,寻找应对之法,解决之策,共同探讨在新时代背景下,地铁保护区管理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模式。张全秀表示,各方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凝聚智慧,深化合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举办类似活动,共享资源,为区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张龙强调,交流会不仅提供了学习成长的平台,更为发展找到了突破的方向。轨道集团的保护区工作管理人员要与北京、天津的同行多联系,勤沟通,加深合作,共商发展。此次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信息的自由流动,增强了区域协同效应,标志着京津冀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管理迈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展现了区域合作的强大潜力,促进了区域内保护区整体安全环境的提升,助力京津冀轨道交通保护区管理水平迈向新高度,赋能新发展。
2024.12
26
石家庄地铁:“地下通衢”为城市发展提速
12月2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作日。早上7时30分,石家庄市民赵勇从位于裕华区玫瑰湾小区的家中出发,前往新百广场附近的公司上班。8公里的路程不算远,但要准时赶到也面临挑战。此刻,正是石家庄市民出行的早高峰,路面车辆急剧增长。赵勇选择了地铁——从小区附近的孙村站乘坐地铁3号线,半小时就到达公司楼下。同样是半小时,到了周末,赵勇和爱人常常从孙村站乘坐地铁往东到达乐乡站,前去看望住在藁城区的父母。如果把城市比作有脉搏的生命体,轨道交通就像它体内的动脉网络,为城市的每个角落输送着生机与活力。2017年6月26日,石家庄地铁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首开段工程开通试运营,标志着河北省迈入了“地铁时代”。随后几年间,地铁1号线二期、3号线一期北段、2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东段和二期陆续开通运营,建成投用里程达到78.2公里,建成车站60座。3条可以互相换乘的线路贯穿东南西北,石家庄轨道交通网络骨架初步形成。搭乘地铁去裕彤国际体育中心看一场球赛、到河北博物院欣赏一次展览、去商场和文化街区购物休闲,或是打卡位于正定的河北省园博园,感受文旅之美、城市之美……城市在“变小”,市民的生活圈在“变大”。石家庄地铁规划起步于2001年。当时,有人质疑:“作为一个二线城市,石家庄有没有必要建地铁?”地铁规划图也因相关政策调整和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多次修改。2002年7月,第一版《石家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专家评审。2003年,国家提高了轨道交通申报条件,再加上高铁穿城入地和石家庄火车站南迁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地铁线网规划几经修改,从最初的X形设计改为了以新火车站为枢纽的“女”字形线网,更好适应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需求。历经9年的前期谋划,2010年5月,新版《石家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终于通过专家评审。打开这版规划,地铁1号线串联起主城区、高新区、正定新区的中心区域;2号线、3号线将鹿泉区、正定县、藁城区、栾城区四个片区与新建的石家庄站紧密地连在一起。2012年7月,几经波折的石家庄轨道交通项目终于拿到了“准生证”——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2012—2020年)》。2012年9月28日,伴随着轰鸣的铲车掘起第一铲土,石家庄地铁正式开建。城市地下管线密布,高大建筑地基纵横交错,加之地质条件复杂,打造“地下通衢”并不容易。幽深的隧道内,盾构机前端巨大的刀盘,将切削下的渣土源源不断送入土仓。加入合理配比的浆液后,这些渣土被后方的车辆运出。像“钢铁蚯蚓”一般的盾构机一路前行,却在沿着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隧道抵达建和桥下方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拦路虎”。这是一座结构复杂的三层桥,深埋地下的10根桥桩既不能拆除,也无法绕开,而且施工过程中的地面沉降必须严格控制在1.5毫米以内。怎样在有限空间内完成作业,成为难题。2016年,多次激烈的专家评审会后,建设团队拿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为建和桥进行“换腿手术”。他们用千斤顶将南北两侧的异形板桥梁结构缓缓顶起,在原有桥桩旁边重新打桩替换阻碍盾构施工的桩基,新桩托起桥梁后,将旧桩截断破除。这种施工方案的难度极大,任何微小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沉降风险。最终,建设团队创新应用预支顶技术攻克了环形桥沉降控制等技术难题,实现了分毫不差的精准施工。这项工程也成为目前国内托换规模和难度最大的异形板桥梁结构项目,最大托换吨位达2000吨。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总工程师张全秀清楚地记得:2018年10月,建和桥成功实施桩基托换工程;2020年8月26日,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开通运营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持续对桥梁进行监测。直到2022年,各项监测数据稳定后,支撑桥梁结构的千斤顶才被撤下来。从2016年到2022年,短短的70多米建和桥隧道,地铁列车通过不过1秒钟,背后却付出了团队长达7年的汗水。凭借攻坚克难的韧性,作为“后起之秀”的石家庄地铁,在国内地铁建设领域创造了不少“第一”。它是国内同期获批7个城市中建设进度最快的项目。石家庄地铁1号线从2013年4月全面开工,到2017年一期首开段开通试运营,仅仅用时四年多,低于国内建成一条地铁线的平均用时五到六年。它应用的绿色技术国内领先。西兆通车辆基地建设了分布式太阳能发电站,每年可为地铁提供100万千瓦时绿色电能,这在国内地铁领域属首次尝试。2号线一期工程则在我国首次全线应用蒸发冷凝设备,不仅节电节水,还减少地面占地约4800平方米。如今,石家庄地铁迎来“四线同建”的新阶段。连接石家庄市鹿泉区上庄片区与主城区的1号线三期工程开启主体结构施工;4号线一期工程最长区间——复兴路站至十里铺西街站区间实现双线贯通;我省首个地下五层地铁车站——石家庄地铁5号线解放大街站进入主体施工阶段;6号线一期工程进入隧道掘进施工阶段,正式运营后有望加强主城区与高新区、东南三环片区之间的联系。地下,列车呼啸而过;地上,乘客从出入口进进出出。从首开通车到新线投运、从尝试乘坐到出行首选、从零钱购票到手机过闸、从一条线到一张网……7年多来,石家庄地铁与市民们共度2700多个日夜,为城市带来发展活力。最近,人们还发现,地铁和国铁之间实现了丝滑切换。乘坐火车的旅客从石家庄站到达层出来就能直接扫码、刷卡进入地铁站,不用再次安检,整个过程用时不到1分钟。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副经理曹大伟介绍,通车7年多来,石家庄地铁14项关键指标均优于国标要求。其中,列车正点率99.98%,运行图兑现率99.99%,城市公共交通分担率超过45%,不断刷新着市民出行的“幸福指数”。截至今年11月30日,石家庄地铁共计开行列车181.3万列次,安全运行3976.65万列公里,累计安全运送乘客超过8.2亿人次。城市的发展早已今非昔比,国际化的标准为地铁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规划发展科科长梁丽华介绍,新版的石家庄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已经于2023年2月获得石家庄市政府批复。未来,石家庄地铁将拓展至全市域,并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础上增加市域(郊)铁路系统,构成“小方格、大放射”的两网互联格局。届时,“地下通衢”为城市发展带来的变化将更加精彩。
2024.12
25
1 19 2021 22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