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理论加强实践,提升技能再创辉煌
      10月22日-23日,由市总工会、市人社局主办,市轨道公司承办的市轨道交通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西兆通车辆段举行。      为保证比赛公平、有序开展,市轨道公司高度重视,运营分公司积极配合,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最大限度地组织动员职工参加到活动中来。综合维修部提前编写技术方案,积极准备相关设备、比赛用品等,保障竞赛的顺利开展。      本次竞赛旨在促进“检修技术进一步铸牢,故障处理进一步强化,动手能力进一步优化,更换步骤进一步严明”,练技能、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既重理论灌输思想发动,又兼秋场练兵金戈铁马,以实际行动加强我市轨道交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10月22日,信号工实操考核开始,本次竞赛重点考察选手对转辙机的操作,包括转辙机拆除、安装、实验、转辙机内各部件检查、配线及器件检查、电气特性测试、故障排除等。比赛期间,10名资深信号工程师作为裁判,严格控制通讯工具的使用,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充分检验了参赛人员对设备的结构及检修的熟练程度。       同一时间,45名门梯技工集结在大赛的分赛场——3号线一期工程南王站,参赛技工实操项目为站台门传动装置的组装,主要针对皮带断裂、皮带脱落、更换电机和惰轮损坏等故障的处理。1条皮带和9颗螺栓看似简单实则不然,皮带穿行的技巧、皮带扣固定的顺序、皮带张紧的力道,无不影响着每档滑动门的正常动作,整个过程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比赛过程中,门梯技工为大赛呈现了绝佳的技能和精彩的演绎,充分展现了他们平时的技术练兵和理论水平,掀起了“岗位上苦练本领,赛场上争先创优”的比武高潮。      23日19时,所有人员实操项目全部完成,整个大赛圆满落幕。根据市总工会竞赛规定,优胜选手将分别授予市级“技能状元”“技能标兵”和“技能能手”荣誉称号,符合条件的“技能状元”将由市总工会授予市“五一”劳动奖章。      石家庄地铁人不仅要赢得荣誉,更要对得起荣誉。随着地铁线网逐渐建成,更要加强员工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操水平的提升,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0.10
25
运营分公司综合维修部深度开展参建工作
为确保3号线一期东段和二期共计16.408千米正线和北乐乡车辆段在建轨道工程进度保质保量顺利完成,在综合维修部工建车间副主任王佳的指挥调度下,轨道专业开展了紧锣密鼓的参建工作。从各工班抽调技术骨干,布置层层参建检查方案,带领车间全体参建人员加班加点、反复测量、严密盯控、细致分析,全面查看轨道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施工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督促施工单位立即整改施工问题,全面消除安全隐患、不留任何死角,坚决保障施工质量。工建车间副主任王佳多次深入施工现场,与员工一起走隧道、踏场线,查隐患、找问题,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与大家一起分析现场存在的问题原因,并指出一些日常参建工作中容易疏忽的“点”。针对疑难问题,王佳副主任给大家传授自己的“独家秘笈”,分享工作经验,深挖问题根源,从设备构造原理到工艺流程等一一讲述,给参建员工们上了一节生动的现场教学课,为大家在今后工作中解决难题指明了方向。车间参建全体员工立志勇当运营铁军先锋,保持优良作风、履职尽责、敢于担当、勇于奉献,面对建设过程中不时变化的施工计划,他们克服隧道内交叉作业繁杂震耳欲聋、烟尘弥漫、道路泥泞、交通不便等种种困难,保质保量按计划完成参建工作。即使在节假日、休班时间依然闻令而动,接到任务立即放下碗筷,带齐劳保用品迅速赶赴现场。车间全员在接下来的参建工作中,将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坚决确保轨道设备设施到期顺利交接,为地铁运营建设贡献力量。
2020.10
23
运营分公司领导观摩指导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电工职业技能竞赛
2020年10月22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电工职业技能竞赛在西兆通车辆段正式开幕。运营分公司经理谢志锋带队现场观摩指导,相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谢志锋经理首先详细询问了比赛规则,认真查看了评分明细,并重点检查了现场设备和人员安排情况,随后现场观摩各位选手的实操表现。在观摩过程中,谢志锋经理对选手们认真热情的态度和精湛醇熟的技术表示肯定,同时对此次竞赛提出具体要求。他强调,一是要做好竞赛组织工作,务必保证竞赛的公开、公平、公正,确保比赛成绩真实准确。二是要认真对待此次竞赛,友好交流切磋,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展示地铁员工蓬勃向上、技艺精湛的职业风采。三是要以此次竞赛为契机,审视自身差距,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不断积累经验,提高维修技能水平,追求更精细、更高效的维修管理。四是全体员工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苦练技能、学习创新、追求进步,营造积极向上的浓厚氛围,为公司储备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为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020.10
23
招才纳新聚活水  引智蓄能促发展
                   —运营分公司开展2021年度校园招聘宣讲
为优化分公司人才梯队,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运营分公司于2020年10月12日对外发布了2021届大学生招聘公告。为加强本次招聘工作的宣传力度,提升招聘质量,2020年10月14日至21日,由人力资源部副部长梁立肖、人事劳资室主任王红亮分别带队,赶赴河北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5所省内高校,与各院校就校企合作进行了深入沟通,并开展了一系列校园招聘宣讲会。为提高地铁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质量人才发展,人力资源部一行与各院校就企业招聘需求、院校培养体系、教学专业设置、毕业生就业意向等情况进行了深入沟通,双方均表达为了协同培养、共谋发展的合作意向。在宣讲会上,梁立肖副部长、王红亮主任从公司概况、企业文化、薪酬福利、职业发展、招聘计划及流程等方面对石家庄地铁及本次招聘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在现场问答环节就毕业生所关心的就业问题深入交流,求职学子发言踊跃,氛围热烈,取得良好的宣讲效果。通过本次校园招聘宣讲,进一步增强了石家庄地铁与省内各高校的互相了解,提升了石家庄地铁雇主品牌影响力,为本次校园招聘工作顺利开展和校企双方长期合作奠定了基础。今后,人力资源部将持续加大对专业性、复合型人才的搜寻和储备力度,坚持不懈做好人才储备工作,不断促进人才梯队建设的完善和发展,高效保障运营分公司用人需求,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人才动力。
2020.10
22
石家庄地铁:为城市注入速度与激情
  从0到3条线路、61.6公里,开通运营3年多来,累计运送乘客2.66亿人次……这就是石家庄地铁,承载着几百万市民梦想和城市未来的宏大工程。  2012年9月28日,轰鸣的铲车掘起第一铲土,石家庄地铁正式开建,踏出迈向“地铁时代”的第一个脚印。  2017年6月26日,石家庄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首开段开通运营,结束了河北省没有地铁的历史。石家庄,也成为同期获批的7个城市中首个实现通车的城市。  2019年6月26日,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开通运营;2020年1月20日,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北段开通运营;2020年8月26日,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运营。  至此,石家庄地铁首期建设的1、2、3号线全部开通运营,开通里程61.6公里。  站在时间的维度,我们欣喜地看到,石家庄“地铁时代”汹涌而来。地铁1、2、3号线交汇纵横连接城市东西南北,四通八达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从规划正逐步变成现实。飞驰的地铁列车为城市交通带来全新体验和便捷,也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从“X”到“女”,线网规划几经修改  10月12日8时许,家住石家庄市北二环附近的王倩,来到地铁2号线柳辛庄站乘车前往火车站。“以前坐公交车,耗时将近一个小时,现在坐地铁20多分钟直达!”享受着地铁带来的一路舒适和便利,王倩感觉很幸福。  发展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需要,更是人民的期盼。  早在2001年,石家庄市就着手谋划石家庄轨道交通线网。“2002年7月,第一版石家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通过了中期评审。就在离开建时间不远的时候,筹备工作却遭遇停顿。”回想地铁筹备历程,时任石家庄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的韩春素感慨万千。  “2003年,国家明确了轨道交通申报条件,其中一项是城市人口规模达到300万人。那时,石家庄还不具备。”石家庄地铁筹备工作只能暂停,这一等就是6年。  这6年,石家庄没有放弃地铁梦,韩春素也没闲着。6年里,韩春素做了投资、风险、社会影响等9项关于轨道交通的专项研究,为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期间,由于高铁穿城入地和石家庄火车站南迁,地铁线网规划几经修改。”韩春素说,石家庄地铁最初的线网规划是呈X形设计,在中山路与裕华路相互交叉,新版线网规划改为以新火车站为枢纽的“女”字形线网。同时,将地铁站预埋在新火车站下,实现高铁与地铁“零换乘”。  2010年5月,新版《石家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最终通过专家评审。2012年7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了《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年)》。规划确定了6条地铁线路,组成“大放射、小方格”布局,线网总长241.7公里,共设车站160座。其中,1号线是沿市区主轴布置的东西向骨干线路,串联了主城区、高新区和正定新区;2号线是沿市区南北向发展轴布置的骨干线路;3号线是沿市区东西向发展轴布置的骨干线路;4、5、6号线为辅助线。  “率先开建的是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首开段,两条线呈‘T’字形分布,主要解决市区中轴线东西向交通需求,并连通火车站。”韩春素自豪地说,这也使石家庄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首建线路即双线并建的城市。  穿桥梁入河流,沟通东西南北  石家庄地铁首期工程含1、2、3号线一期工程,全长59.6公里,沿中山路、建设大街、中华大街主干路敷设。  然而,城市地下管线密布,高大建筑地基纵横交错,加之地质条件复杂,在地下掘进近60公里隧道、修建48个车站,绝非易事。  隧道内,写有“石家庄号”的盾构机前端,巨大的刀盘将切削下的渣土送入泥土仓,加入合理配比的浆液后送到后方的车中运出,这是石家庄地铁隧道施工中最常见的场景。  “石家庄城区地下主要是砂层,比较适合盾构施工,但遇到楼体、桥梁、铁路等关键节点,难度和风险会加大。”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分公司工程部部长张拥军介绍,石家庄地铁隧道成功穿越滹沱河、石德铁路、建和桥等风险源20多次。  地铁2号线隧道穿越年代久远、结构复杂的建和桥时,深埋地下的10根桥桩成为盾构施工的“拦路虎”。“桥体结构复杂,隧道又不能绕过去,这可咋办?”经过论证,中铁一局石家庄地铁2号线07标段总工程师陈亚民带领的建设团队,决定为三层结构的建和桥“换腿”。  “我们在原有桥桩旁边重新打桩替换阻碍盾构施工的桩基,新桩托起桥梁后,将旧桩截断破除。这种施工方式难度大,稍有不慎就会有沉降风险。”陈亚民说,他们创新应用预支顶技术攻克了环形桥沉降控制等技术难题,做到了分毫不差,成为河北首例成功实施的桩基托换工程。  地铁1号线二期工程横穿滹沱河,巨大的盾构机要在地下经历470米的跨河之旅。面对下穿持续时间长、沉降控制要求高、施工防水难度大等难题,施工方中铁建华北公司创新应用三维激光扫描监测,解决了桥梁测点不易布设等技术难题,采用配筋加强、防水加强型特殊管片,并引入高精度GPS卫星长期监测等施工技术,确保了顺利穿越。  提升城市功能,带动沿途商圈  10月14日,石家庄地铁3号线二期工程韩通站,工人正在进行装饰装修和设备安装工作。家住附近的居民高铭经常到这里打探消息:“啥时候能通车?”  “我在万象天成办公,3号线全线开通后,就能坐着地铁上班了!”高铭对舒适、便捷的地铁充满期待。  市民的期待,是石家庄地铁不断延展的动力。  “石家庄地铁3号线一期东段工程和3号线二期工程,预计明年上半年通车,届时将形成市区东西南北贯通的轨道交通线网骨架。”石家庄市轨道办总工程师杨立众说,地铁之于城市,已不仅仅是一种现代交通工具,它从“深处”开启了城市发展新空间,延展城市肢体与脉络,链接时间和空间。  “纵观规划的6条地铁线路,除了能为人们带来新的出行体验外,更能带动沿途商圈等方面的发展,带来一种蕴含无限商机的地铁经济。”憧憬未来,杨立众认为,要借地铁之势谋划城市发展,拓展城市空间,带动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地铁飞驰,承载的是城市的未来。  自2017年6月26日走进“地铁时代”,截至2020年9月30日,石家庄地铁已安全运营1193天,累计安全运送乘客2.66亿人次,日均客运量22.32万人次。  从无到有,从线到网。每一条线路的出现,都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新的便利,更为石家庄的城市发展提供着强大动力。而这一切,还远未结束。  “当前,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正处于一期工程收尾与二期工程申报的关键时期。”石家庄市轨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郭少旭介绍,石家庄正在积极推进地铁二期建设规划报批。目前,已形成63.6公里的二期建设规划报批方案,上报至国家有关部门。  二期规划中,4号线为东北-西南向L形辅助线,与5号线在中心区外围扣成环线,5号线为L形辅助填充线,与4号线相扣成环。6号线一期工程西起槐中路与建华大街交叉口,沿槐中路向东敷设,后转至长江大道。  目前,石家庄市已启动了《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20-2035年)》修编工作,并确定了“市区成网、市域通达、多网融合”的规划思路。未来将实现中心城区重点片区全覆盖,中心城区与藁城区、栾城区、鹿泉区、正定县一体化,形成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
2020.10
21
扎实做好党建工作,推动企业稳健发展
  10月20日,石家庄市轨道办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郭京晶带队,轨道交通系统百余名党员到石家庄人民会堂参观学习了“奋斗新时代——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石家庄发展纪实展”。  此次石家庄纪实展是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方式,重点反映了近年来,石家庄市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各项新成就。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全体党员同志一起,对展览中展出的石家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9个部分依次进行了参观学习,大家深刻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1年来石家庄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和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在城市建设部分,当看到石家庄地铁从开通运营到刷新新的里程,每个时间节点都呈现在展板之上时,大家都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郭京晶指出,这是每一个石家庄地铁人的付出,在奋进新时代,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再工作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勇往直前的品格,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为石家庄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服务,为石家庄未来的发展添砖加瓦。
2020.10
21
1 244 245246 247 24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