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用地预审获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批复
  8月24日,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用地预审获得了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的批复,标志着我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手续报批工作又向前迈出了关键一步。  2014年6月19日,《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用地预审申请书》及相关材料上报至市国土资源局,7月10日,获得石家庄市国土资源局《关于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用地的初审意见》。7月15日,河北省国土资源厅正式受理了《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用地预审申请书》及相关材料,8月24日,省国土资源厅批复了《关于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项目用地的预审意见》(冀国土资函〔2014〕559号)。  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用地预审意见的批复,是国家部委下放轨道交通项目审批权限后我省国土资源厅批复的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为《2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的报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4.08
19
石家庄地铁项目体育场站--北宋站盾构区间右线顺利始发
  8月15日上午8点28分,公司石家庄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北宋站盾构区间右线始发井内机械轰鸣,“爱家九号”盾构机刀盘开始转动,标志着项目体--北区间右线盾构顺利始发。本次盾构始发比中铁指挥部下达的A类节点工期提前了46天。   体--北盾构区间右线全长936.54米。“爱家9号”盾构机于7月13日完成体--北盾构区间左线掘进后,项目部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扎实做好盾构始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项目部进一步加强了安全教育培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了盾构机的拆除、吊出、转场和右线下井按计划顺利完成。8月8日,项目部组织业主、监理、第三方监测以及相关专家召开体--北区间右线始发条件验收会议,并一次性通过了盾构始发条件验收。   体--北盾构区间右线的提前始发,标志着公司石家庄地铁项目部将再次进入盾构区间施工阶段,项目认真总结左线盾构穿越砂层地质和风险源的过程控制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努力确保体--北区间右线盾构施工安全平稳推进。
2014.08
18
深度改变城市——聚焦轨道交通建设(四)
  有人说地铁是石家庄的一个梦,目前这个梦正在一寸寸变成现实。城市里的每一个人都满怀希望,渴盼着梦想成真的那一刻。  这座城市将发生怎样的变化?版图会不会变得更大?人们的出行会不会更加便捷?……展望未来,“地铁时代”已成了每个人心中的憧憬。近日,记者通过采访多名专家、学者和经济界人士,详细解读地铁将为城市带来的新变化。  城市骨骼生长的“催化剂”  中华南大街上,地铁施工的围挡占去了道路的一大部分,虽然看不到施工场景,甚至听不到机械的轰鸣,但在繁华都市道路的下方,一条宽敞的隧道正在静悄悄、不分昼夜地向前延伸。   “地铁的修建将对城市框架的拉开起到积极作用,并打破目前城区过于拥挤、交通拥堵的现状。”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同志说,地铁的好处显而易见,既可减少地面人流量,减少污染排放,方便出行,又能适时拉开城市的框架,增加城市容量。  根据我市轨道交通建设的远期目标,将来4、5、6号辅助线路修建完成后,轨道交通线网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并最终建成总长超过240公里、较为完整的现代化轨道交通网络。在这一线网支撑下,未来石家庄市城市发展的宏图跃然眼前。  “包括地铁在内的轨道交通建设,是伴随城市的发展来开展的,反过来又会促进城市的发展。”河北经贸大学管理案例中心主任、工商管理学院教授童葆茗认为,城市发展有自身的规律,地铁的修建将为城市的扩张提供强大支撑,两者相辅相成。  从轨道交通的功能来说,它对人流不仅有极强的集聚功能,同时也可以快捷地疏导它,而这种人流流通方向的改变,将大大改变城市的格局,并让城市的商业中心随之改变,而新的商业中心的形成,又能形成新的居民集聚区,扩大城市规模。  地铁的修建,将带来石家庄社会经济的巨大改变,城市边缘地区通过地铁能加速人口的聚集,形成特色商业点,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习惯。从这一意义上说,地铁将促进城市的外扩。  “无缝衔接”构建交通大格局  轨道交通作为一种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现代交通方式,不仅对于拓展城市空间结构、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有重要作用,还将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体系效率、构建起城市交通的大格局。  童葆茗指出,地铁建设对石家庄的交通大格局也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内涵上,地铁的修建将大大提高通行效率,方便城市交通,让城区的交通格局变得立体;外延上,由于地铁的带动,使铁路、公路运输与城市交通形成无缝衔接,让石家庄城市交通的辐射面进一步扩大。  先看内涵,在《石家庄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中,轨道交通被摆在重要位置。《方案》中明确:要把石家庄建成公交优先、轨道交通为主导、快速公交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慢行交通为辅助,出租车为补充,换乘系统衔接良好的“公交都市。”  在“公交都市”中,将重点实施轨道交通推进工程:到2020年前,建设完成轨道交通1、2、3号线的中心城区部分,线路总长59.6公里;到2017年末,1号线一期完成建设,通过试运营并投入使用。  外延上,通过修建地铁,连接火车站,形成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铁的“无缝衔接”,相当于对高铁的运力进行了延伸。而到长途汽车客运站的地铁,则会成为公路运输的延伸。通过地铁,火车站和汽车客运站又会连通,将进一步构建、改善城市的大交通格局。  特别是当前,随着京广高铁的全线通车,石家庄与北京、天津、郑州、太原、济南五大城市的“一小时高铁交通圈”正加速形成。而此时城市轨道交通的修建,将在各种交通形式间进行“无缝衔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同时,作为“无缝衔接”的一种衍生形式,“空铁联运”将在未来的石家庄变成现实。从广义上讲,空铁联运中的“铁”即包括了城市地铁等在内的轨道交通。“空铁联运”的完善,将构建起火车站——地铁——机场的新的交通模式。  届时,轨道交通、高铁、公路和机场等所形成的交通格局,必将为石家庄人流、物流和信息流的聚集带来极大便利,对提高城市承载力、促进京津冀等区域协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生活半径“变大”城市“变小”  2017年,将建成1号线一期和3号线“小灰楼站至石家庄站”工程,解决我市东西向主通道交通需求,并对接新客站;2020年,建成2、3号线一期工程,形成市区东西南北贯通的轨道交通骨干线网。这是我市地铁的建设目标。这一目标实现后,省会市民的生活半径将变大,因为通过乘坐地铁,“距离”将不再是问题。“人们可以选择市郊居住,只要紧邻地铁站,便不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上班路上,或是通往城区中心的路上。”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安桂江说。  地铁站的覆盖面可以达到直径一公里以上,通过合理的布局,可以大大提高城市的交通效率,减少人们出行花费的时间,弱化“距离感”。同时,地铁可以实现沿线站点20分钟内到达,这是地面交通几乎无法实现的。  专家认为,随着地铁的开通,首先人们的生活半径扩大了,原来觉得很远的地方,现在很轻松就能到达了,大家出行的次数多了,自然会促进消费;那些临近地铁的商家会直接受益。  比如,市民可承受的单程交通时间为60分钟左右,在这个时间里,地铁可覆盖距离30-40公里的区域,基本覆盖石家庄全部市区。“工作在城市、生活在城郊”将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模式,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发展,并进一步加速城郊的城市化进程。  “有了地铁,城区的交通将得到很大缓解;因为交通便利了,城市将变得更‘小’。”安桂江说。他指出,地铁建成后,我市的交通系统将显现出革命性改变,将为我市城市各中心之间建立起快速的轨道交通联系,满足城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交通需求,缓解城市中心面临的交通压力。
2014.08
18
市轨道公司领导到地铁1号线施工现场办公
  8月14日上午,市轨道公司董事长付庆文带队深入1号线01、12、13标段项目现场,察看工程进度,了解工程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并与相关单位负责人员研究解决方案。市轨道公司工程一部、企管部,中国中铁北方公司及各标段项目部负责人陪同。  付庆文对各标段现场的文明施工情况表示满意,并就推进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指示。付庆文指出,1号线一期01、12标段下穿铁路工程,相关部门要加快办理铁路下穿手续,加大与铁路部门关于拆改移费用的协调力度;13标段张营停车场工程,要综合考虑运营部门意见调整实施计划。
2014.08
16
石家庄地铁1号线中山路8个站点围挡下半年瘦身
 自今年8月底起,石家庄市开始对人民广场站、解放广场站、平安大街站等部分地铁站点陆续缩减围挡;到2015年10月底,撤销大部分车站围挡;剩余围挡站点主要用于隧道铺轨,计划于2016年上半年全面恢复交通。昨日,市轨道办、市交管局和市城管委联合召开加强地铁建设管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地铁1号线地铁围挡瘦身计划及道路交通恢复方案。   地铁围挡开始逐步“瘦身”  “2014年是石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体工程年,计划完成主体工程的60%,实现标准车站的主体工程全封顶。”市轨道办副主任郭京晶介绍,目前石市地铁55个工点已全面开工建设,围挡占路已达峰值,1号线一期、3号线一期首开段工程23个站点(区间)约14万平方米已全部完成了临时道路改建工作。从今年8月份开始石市地铁围挡将启动逐步“瘦身”计划,总体目标是“2014年下半年分步瘦身、2015年上半年大幅瘦身、2015年下半年拆除围挡、2016年上半年全面恢复交通”。  自2014年8月份起,开始对人民广场站、解放广场站、平安大街站等部分站点陆续缩减围挡;到2015年10月底,撤销大部分车站围挡;剩余围挡站点主要用于隧道铺轨,计划于2016年上半年恢复交通。  其中2015年10月底前,恢复中山路西三环至西二环段的交通,机动车双向四车道通行;2016年4月底前,恢复西二环至水产街段的交通,机动车双向四车道通行;由于烈士陵园站为全线的铺轨基地,2016年9月底前,恢复水产街至维明大街段的交通,机动车双向六车道通行;2015年6月底前,恢复维明大街至黎明街段的交通,机动车双向六车道通行;2014年12月中旬前,恢复黎明街至西大街段的交通,机动车双向六车道通行;2016年4月底前,恢复西大街至建华大街段的交通,机动车双向六车道通行;2016年2月底前,恢复建华大街至京港澳高速段的交通,机动车双向四车道通行。  下半年,将对8个站进行交通疏解和恢复,包括解放广场站、平安大街站、人民广场站东侧、和平医院站、北宋站、朝晖桥站、留村站、火车东站等,其它站点适当“瘦身”。  其中,人民广场站将于8月31日恢复中山东路市政府门前100米交通。即人民广场站的围挡从这天起东侧围挡向西瘦身100米,西侧的围挡向东瘦身10米。“这将极大地缓解建设大街的交通压力。”市交管局局长武瑞琪表示,下一阶段计划2015年3月31日撤销中山路剩余1号线盖板围挡,而解放广场站9月30日一次恢复到位。  另据介绍,3号线一期首开段大部分集中在2015年和2016年恢复交通。今起地铁工程车辆不再挂“地铁”标识  “近日,我们发现非规定道路段,非规定时间内,有挂‘石家庄地铁’标识的渣土车和罐车在石市道路上行驶,扰乱了交通秩序,也影响了石市地铁的形象。”昨日,在石市加强地铁建设管理新闻发布会上,市交管局长武瑞琪表示,为进一步规范渣土运输,今起取消地铁工程车上的“石家庄地铁”标识,严格按照行业主管部门要求管理。  武瑞琪表示,去年石市轨道交通工程全面开工,为保证施工连续性,保证轨道交通工程渣土运输需求,经市交管局、城管委、发改委共同研究,发布了《地铁施工车辆市区通行管理暂行规定》,要求为地铁工程运输渣土的车辆有明确的外观标识,并经轨道办审核后报市交管局。经过一年来的运行,发现社会上某些车辆为逃避交管检查,参照合规车辆的标识,私自制作、粘贴地铁标识,假冒地铁工程车辆,承揽市内其他工程项目的渣土运输,其“脏、乱、差”的运输行为给地铁工程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另外,由于车辆运输盈利需求,一部分用于地铁工程的渣土车辆,在无运输任务时,也承接了其他项目的渣土运输业务,乱遗乱撒同样影响地铁建设形象,并扰乱了交通秩序。  市轨道办副主任郭京晶表示,取消渣土车上的“石家庄地铁”标识后,违规车辆一经查实,市轨道办将一律对投资承建单位、标段施工单位进行严厉处罚,同时市轨道办将对该车辆提报交管局、城管委,建议取消其运输资格。记者冯月静通讯员张楠翁韬玉  中山路沿线各施工点具体交通恢复时间表  西三环至西二环段   1、西王站  第一阶段计划2015年4月30日恢复围挡西端至长兴街段(约220米)道路。  第二阶段待盾构施工完成后,2015年9月10日恢复长兴街至围挡东端(约120米)道路。  2、时光街站  第一阶段计划2015年3月31日恢复围挡中部(军安宾馆门口)50米道路,并且对南侧围挡向北回收4米。  第二阶段待盾构施工完成后,2015年10月31日恢复剩余围挡(东侧173米,西侧77米)。  3、长城桥站  长城桥站分西二环以西、以东两部分  西二环以西部分,计划2014年12月15日将南侧围挡向北回收4米,剩余部分计划2015年9月15日恢复道路。  西二环以东部分道路计划一次性恢复到位,时间为2016年4月15日。  西二环至中华大街段  1、长城桥-和平医院站区间竖井  长城桥-和平医院站区间竖井道路交通计划一次性恢复到位,时间为2015年11月10日。  2、和平医院站  和平医院站计划分两阶段恢复道路交通  第一阶段计划2015年5月15日恢复东区围挡(围挡东端至友谊大街,约101米)道路。  第二阶段待盾构施工完成后,2016年5月15日恢复西区围挡(围挡西端至友谊大街,约153米)。  3、烈士陵园站(铺轨基地)  烈士陵园站为铺轨基地,计划分两阶段恢复道路交通  第一阶段计划2016年6月30日恢复西区围挡(围挡西端至烈士陵园门口,约178米)道路。  第二阶段待铺轨完成后,2016年8月31日恢复东区围挡(烈士陵园门口至围挡东端,约280米)。  中华大街至体育大街段  1、解放广场站  解放广场站道路交通计划一次性恢复到位,时间为2014年9月30日。  2、平安大街站  第一阶段计划2014年11月31日恢复东、西区围挡道路。  第二阶段待车站暗挖段完成后,2015年11月31日恢复剩余围挡。  3、人民广场站1号线车站盖板  第一阶段计划2014年8月31日恢复中山东路市政府门前100米交通。  第二阶段计划2015年3月31日撤销中山路剩余1号线盖板围挡。  4、省博物馆站  第一阶段计划2015年7月31日恢复围挡西段以东200米范围内道路。  第二阶段待盾构区间完成后,2016年4月15日恢复剩余围挡(围挡东端以西80米)。  5、体育场站  第一阶段计划2015年4月15日恢复体育大街以西106米范围内道路。  第二阶段待盾构区间完成后,2016年4月15日恢复体育大街以东全部围挡。  体育大街至京港澳高速段  1、北宋站  第一阶段计划2015年5月31日恢复车站西区全部围挡、东区(建华大街以东50米范围)部分道路。  第二阶段待盾构区间完成后,2015年9月30日恢复东区剩余围挡(东端以西约140米)。  2、谈固站  第一阶段计划2015年4月30日将车站西端围挡向东回收30米,同时恢复车站东区(谈固大街以东100米范围)部分道路。  第二阶段待盾构区间完成后,2015年8月31日恢复剩余围挡。  3、北谈区间盾构井  北谈区间盾构井道路交通计划一次性恢复到位,时间为2015年10月31日。  4、谈朝区间1#竖井  谈朝区间1#竖井道路交通计划一次性恢复到位,时间为2015年5月20日。  5、谈朝区间盾构井  谈朝区间盾构井道路交通计划一次性恢复到位,时间为2015年9月10日。  6、朝晖桥站  第一阶段计划2015年8月31日恢复车站东西及东二环桥下围挡。  第二阶段待盾构区间完成后,2016年4月30日恢复车站东区围挡(东二环以西约178米)。  7、白佛站  第一阶段计划2015年5月31日恢复车站围挡西端至兴宁寺街段(约189米)。  第二阶段待盾构区间完成后,2015年4月15日恢复车站剩余围挡(兴宁寺街至围挡东端,约94米)。
2014.08
15
石家庄地铁“平-人”区间单线贯通 约682米
  昨日,地铁一号线平安大街站至人民广场站区间左线贯通,该线全长约682米,为石家庄市地铁首条暗挖隧道,目前,该隧道二次结构衬砌以及右线挖掘正在进行中。  平安大街站至人民广场站区间是石家庄市地铁为数不多采用暗挖施工法的区间,该施工法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不挖开地面,全部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衬砌结构的隧道施工法,与盾构机挖掘不同,采用人工和机械进行挖掘。  在中山路与长征街交叉口东北角有一竖井直通地下隧道,顺着扶梯走进竖井,一旁的挖斗式起重机正在将井底的泥土向外运送,这个起重机有一个巨大的钢抓,一次可以抓起5吨泥土。  来到距地面约19米深的竖井井底,拱形的壁墙被照灯打亮,一个弯曲的通道向南延伸并直通向地铁正线,正线区间也是拱形的。“咱们现在已经站在了中山路的正下方,这里就是人民广场站通向平安大街站的区间了,未来地铁轨道将顺着这个区间铺设。”在一个交叉口处,工作人员指着一条东西向延伸的通道说:“这里就是区间的左线,全长约682米,从这里向西距平安大街站220米,向东距人民广场站462米。”  地下区间通道非常宽敞,可并排通过两台拖拉机。据介绍,区间通道宽约6.4米,高约6.3米,顶部距中山路路面约12米。沿通道往里走,感觉空气有些稀薄,还有些刺鼻的味道,抬头可以看到一个很粗的管子。“这是一个通风管,将外界与地下通道连通,是空气交换装置。”该工程相关负责人说:“施工人员施行白天两班倒制度,避免工人长时间作业,为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  “从去年8月份开始进行隧道挖掘,经过约一年时间不间断施工,目前,已经实现贯通。”虽然隧道已经贯通,但在隧道最东端,记者看到,这里却是一堵厚实的泥土墙。“隧道最东端直通人民广场站,因该站房采用盖挖逆做法施工,底层土将在最后挖出,因此现在这里看到的是人民广场站的地下泥土层。”  随着区间左线贯通,二次结构衬砌施工开始进行,记者看到,该隧道西侧已经开始拆除中间横断结构,工人们正在隧道壁绑扎钢筋护网。“护网完成后,将在上方浇筑30厘米的混凝土,形成一个圆形的光滑的隧道。目前,该隧道已经完成约90米。”相关负责人说。与此同时,该区间右线施工正在加速进行中。
2014.08
13
1 501 502503 504 50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