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会地铁“最美工地”引来北京同行取经
  “石家庄地铁建设打造‘最美工地’等做法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很有指导意义,同时在全国首创了‘三联单’制度,从源头规范渣土车管理,值得其他城市借鉴。”昨日,北京市轨道公司副总经理乐贵平一行三人赴石家庄轨道公司参观考察,从管理体制、机制、安全质量监管、施工现场管理、设计理念等多层面与石家庄地铁进行了面对面交流。  在参观考察中,石家庄市轨道办(公司)党委书记张发旺希望北京轨道公司多传经授宝,把工程建设中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介绍过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石家庄地铁建设成为安全、舒适、便捷的百年精品工程。  在参观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施工现场时,北京市轨道公司安质监察总部副主任韩少光表示,石家庄地铁在诸多方面可圈可点,值得借鉴:首先,组织机构设置合理、职责分工明确;其次,绿化迁移、管线迁改等前期工作细致高效;第三,交通导改整体可控,对交通拥堵峰值期预测较准,目前虽然达到建设高峰期,但提前布置了2015年围挡瘦身计划,同时施工工法以及分阶段围挡与交通导改结合顺畅;第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规范。  韩少光说,“地铁大都修建在城市繁华路段,势必给交通带来很大影响,这是我们每个城市在建设过程中都要面临的问题。石家庄对施工围挡的长度宽度都有严格、明确的规定,把围挡范围压缩在最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这很值得借鉴。”
2014.03
29
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市轨道交通
建设办公室张发旺书记带队赴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进行考察
2014年3月18日至20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张发旺书记带领运营筹备部、人力资源部、总工办、设备部等公司中层及专业工程师赴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进行地铁建设及运营考察。 图1: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进行座谈 在对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考察过程中,张发旺书记一行在港铁中国及国际业务总经理梁国耀先生的陪同下,对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发展历程、运营线路、运营表现、香港以外的项目拓展、可持续发展模式、物业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3月18日上午,张发旺书记一行参观了香港地铁青衣控制中心及九龙站地铁为市区预办登机手续的设计、九龙站上盖圆方商场及物业与地铁的紧密结合等港铁特色地铁设置等。张发旺书记充分肯定了港铁“地铁+物业”的设计及发展运作模式,并表示两地可根据工作的具体情况,开展不同形式的合作。 图2:考察青衣控制中心  交流结束后,张发旺书记与梁国耀总经理分别代表两家公司互相赠送了纪念品。图3:张发旺书记向港铁赠送纪念品---无极剪纸此次考察为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的首次接触,通过本次活动,打开了港铁与石家庄地铁相互交流的窗口,有利于借鉴港铁经验对石家庄地铁进行统筹规划与设计。                   设备部                       2014年3月
2014.03
26
省会地铁施工将陆续增14处围挡
  3月21日,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与市轨道办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自 3月23日开始,石家庄市地铁施工将陆续新增或扩大14处施工围挡,其中包括10个管线迁改围挡和4个对交通影响较大的主体围挡。因新增人民广场站主体围挡,自3月29日开始,建设大街和平路至裕华路段禁止社会车辆通行。据石家庄市公安交管局局长武瑞琪介绍,4月1日,地铁施工围挡对省会交通的影响将达到顶点,省会交警将提前谋划、用足措施,使省会交通从地铁围挡中“突围”,全力保障市民出行。  新增四个主体围挡  解放广场至平安大街区间  围挡时间:  自3月23日0时起,实施交通疏解工程,工期计划为45天,2014年5月6日完成;交通疏解工程完成后,立即实施主体工程围挡,计划围挡时间为3个半月,即2014年5月6日至2014年8月20日,主体工程施工完成后,恢复中山路原状交通。  交通组织:  该工程先期要进行西引桥管线迁改和东引桥临时路修建施工,其中西引桥管线迁改围挡中山路地道桥南侧桥孔部分道路进行施工,剩余道路供由西向东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施工期间南侧桥孔路面禁止机动车通行,全部通行中间桥孔路面。东引桥临时路修建主要是保证该工程施工期间车辆通行需要,临时路修建完毕后进行区间明挖段施工。  临时路修建完毕后进行区间明挖段施工,围挡中山路地道桥东引桥70米范围内现状部分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施工,利用修建临时路设置机动车双向两车道,两侧设置非机动车道,考虑地道桥北侧非机动车逆行情况,将北侧非机动车设置为 8米,分为上下两条车道。中山路拟改造道路中山路与阜宁路交口最窄处道路为:2×4m人非混行道+2×4m机动车道+2.8m人非混行道。  人民广场站  围挡时间:  2014年3月29日0时至2014年6月30日,3个月后恢复该处扩围10米的道路交通。  交通组织:  中山路与建设大街交口在保持原有围挡的基础上,东侧围挡向西整体延伸10米,路口东西方向长度剩余26米;路口东西方向交通组织不变,南北方向设置机动车双向四车道,两侧各一条非机动车道。  施工期间,每天7:00-19:00,建设大街(和平路至裕华路)除保证公交车、出租车,执行任务的警车、工程抢险车、救护车以及沿街单位居民车辆正常通行外,禁止其他社会车辆通行。其中,沿街单位居民车辆凭通行证通行限行路段,可携带居委会或单位证明到北国商城路口找执勤民警现场办理。  中山路与建设大街交口在保证原有交通组织的基础上,对现有信号灯进行重新设置,将路口南侧中心隔离护栏向西偏移一条车道,同时压缩南进口导向车道数量,并将南口停车线后移9米,以适应路口交通流的变化。  白佛站  围挡时间:  2014年3月23日0时至2015年8月30日。  交通组织:  为确保白佛站主体工程顺利施工,将现状白佛站南侧围挡向南扩展4米,利用对最南侧便道进行整修后形成的路面,围挡南侧临时路仍设置为东向西一条机动车道、两条西向东机动车道和一条由西向东的非机动车道,白佛站交通组织不变。对原有护栏进行调整,护栏不足的予以增补,并施划分道线及导向箭头,在临时路东西两端设置分道指示标志。  石家庄东站  石家庄东站沿秦岭大街南北向布置,主体结构下穿307国道,目前已于2013年底完成了307国道南侧部分(秦岭大街范围)的施工围挡并开工建设。拟于近期展开307国道下部主体结构的施工,为保证307国道正常通行,该范围施工阶段需将307国道向北侧临时改线绕行。  答疑  地铁施工需要如此大面积的围挡吗?  市轨道办:根据《施工临时用地指导原则和标准》及《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标准》,施工临时用地为组织施工正常进行所必需的用地范围,划分为生产区和办公调度区,生产区布置的主要生产单元要有:场内道路、洗车池、材料堆场、钢筋加工场、拌浆场、集土坑、管片堆场、机修间、电工间、充电间、仓库、木工间等;办公调度区布置的主要生产单元要有:值班室、调度室、警卫室、标养间、卫生间等。  施工围挡标准尺寸是多少?  市轨道办:车站围挡的最小宽度为33米,其中消防通道宽度3米、基坑宽度23米、单侧便道宽度7米。车站围挡的最小长度:标准站为 285米、盾构车站为305米、铺轨基地为335米。  就目前来看,与其他城市相比,石家庄市地铁围挡已经限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但由于中山路段商业林立,道路相对狭窄,交通压力依然非常大。
2014.03
22
市轨道(办)公司举行工程保险培训会
  2月26日,市轨道公司邀请保险经纪单位诚和公司,为我公司业主代表、投资承建单位、各标段施工单位安全主管、合同人员举行了工程保险培训会。  保险经纪专家通过大量生动详实的工程案例,讲解了工程保险险种、如何识别风险、如何规避转移风险、如何有效理赔及保险管理等相关知识。针对项目管理人员提出的工程保险索赔遇到的实际问题,保险经纪专家依据合同条款和法律法规,结合实践操作经验一一提供了解答和建议。           
2014.03
17
我市首个地铁站地下商业接口项目签约
  2月28日,市轨道公司与河北天山集团就轨道交通1号线地铁留村站、火炬广场站地下商业接口项目正式签约。该项目是我市轨道交通地铁站地下接口资源有偿使用的第一个签约项目,项目的成功签约标志着我市地铁地下商业接口项目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为未来轨道交通全线接口资源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开工后,天山集团就提出了该集团高新区中央商务区项目与留村站、火炬广场站设置接口事宜的意向。为了更好的服务轨道交通沿线经济发展,我公司组织精干力量,积极谋划,主动与天山集团开展了地铁站地下接口项目的对接工作。根据《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对接接口资源管理办法》,按照轨道交通商业接口统一规划、规范管理、有偿使用的原则,经过多轮协商,对地铁站原设计方案进行了局部调整,基本满足了天山集团项目地下部分与地铁站衔接需求。该项目的顺利签约将为今后轨道交通接口管理工作和资源开发提供宝贵经验。
2014.03
17
轨道交通1号线下穿铁路安全评估
顺利通过国内专家组审查
  2月25日,北京铁路局与市轨道公司在北京市共同主持召开了“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下穿铁路安全评估报告专家评审会”。北京 铁路局相关部门、北京城建院、铁三院、铁五院、中铁北方公司、北京交大及相关单位代表3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邀请了7名国内知名铁路设计专家组成专家组,在认真听取了铁三院编制的《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下穿铁路安全评估报告》汇报后,经讨论和审查,专家组一致认为本次安全评估报告方法正确、标准合理、数据翔实,能够正确评价施工过程对既有铁路的影响,同意通过专家评审。  2月26日,北京铁路局与市轨道公司在石家庄市共同主持召开了“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下穿铁路方案设计及第三方监测方案设计审查会”。北京铁路局相关部门、石济铁路公司、北京城建院、中铁北方公司、北京交大等30个相关单位和部门的70余人出席了会议。审查组成员在听取北京城建院关于1号线下穿铁路方案设计及北京交大关于第三方监测方案设计汇报的基础上,认真审阅了设计文件,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承建单位等人员进行了充分交流,为完善和优化方案设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两次审查会的顺利召开,为我市轨道交通1号线下穿铁路工程的方案设计、安全施工及应急预案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今后我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中解决类似问题首开先河,并具有重大指导借鉴意义。
2014.03
17
1 513 514515 516 51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