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在地下隧道 心里却充满阳光
 何帅,陕西咸阳人,27岁,个头不高,戴着一副眼镜,文质彬彬,跟想像中的司机一点儿都不一样。他每天从早晨6点钟开始,洗漱、吃早餐、开安全会,7点准时下井接班。“盾构机一旦开工,就需要24小时不间断作业。”何帅说,两个盾构司机需要两班倒,早上7点到晚上7点。  5月1日上午,记者在体育场站发现,盾构机正在作业,最前方的刀盘、盾体和前面的3节台车都已经进入隧道内。“盾构机按着正常掘进速度每分钟40毫米左右向前掘进,已经掘进了50多米。”何帅说。  接班后,何帅首先看盾构机是否正常运转。只见他紧紧地盯着面前的4个显示屏,密切关注着每一个参数:刀盘转速、掘进速度、管片安装、出土情况等。“每一个参数都代表着盾构机不同部件的运转情况,有一个参数出现偏差,就可能造成停机,这是非常致命的。因为盾构机一停机,就容易造成土压失衡,进而造成地面下陷,甚至将盾构机埋起来,使盾构机作废,更为严重的则会造成地铁改线。”  主控室的空间不大,也就容三四个人站立,但就是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何帅驾驶着这盾构机以每分钟40毫米左右的速度向前掘进。这时,记者看到在台车中间的轨道上,一辆电瓶车拉着两个平板车驶过来,平板车上装着3片厚重的管片。“在其他的地方,都是三台平板车拉运6片管片,正好凑成一个环,非常节省时间,这里处于市中心,出渣土洞口不够长,每次只能运3片管片,将管片卸装后,然后再运出渣土。”何帅指着平板车对记者说,因此盾构机司机不是像汽车司机那样,只管车前进、后退就行了,他还需要控制出土的情况和管片安装的情况,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趟数,出更多的渣土,安装更多的管片。  12时,食堂的师傅给何帅和徒弟送来了午餐。“今天的伙食不错,有土豆炖牛肉。”何帅说着笑了。此时,他接到了妈妈的电话,电话那头都是叮嘱和嘱托:“在外地,一定要好好工作,更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了美食和家人的关心,何帅觉得非常知足。  午饭后,何帅和徒弟又开始了紧张忙碌的工作。一环的管片安装好了,他拿来钢尺,仔细地测量着管片与隧道壁之间的距离。“这管片和隧道壁的距离一定要恒定,这样建成的隧道才会既稳固又漂亮。”  16时许,一位工友将写着几组数据的报表给何帅拿了过来。何帅仔细地核对着,重新调整盾构机的一些参数。“是测量沉降的数据,地面沉降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超出范围,容易引起塌方。”  19时许,何帅一天的工作结束了,从盾构井上来,尽管天色已变暗,但他还是觉得光线很刺眼。“每天早晨7点进井,晚上7点出井,或者晚上7点进井,早上7点出井,几乎都看不到太阳,但我的心中充满阳光。”何帅说,因为看着盾构机每天都在前进,隧道一点点变长,心里就特别高兴!
2014.05
07
地铁1号线隧道工程24小时不间断掘进
  在地下20米深隧道内,每隔几米挂着一个照明灯,拖拉机载运着泥土穿梭在其中,通风机一刻不停地发出的“嗡嗡”声。这是记者近日在石家庄人民广场站至省博物馆站区间隧道看到的施工场面。隧道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一期间,工人与平时一样正常上岗,24小时不间断施工,为确保2017年1号线一期工程顺利通车做出贡献。  该区间总长约626米,工程位于中山路地下约20米深处,分为左右两条正线,于去年12月自西向东开挖,目前左线已完成165米,右线完成270米。记者沿人民广场处的竖井走入隧道。  顺着一阵间隙很短的“隆隆”声方向,记者来到了隧道右线的最远端,一个中等身材的工人,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穿红色工装,两条银色的反光条在灯光的照射下分外显眼,裤子在泥泞的土坑里已经分辨不出颜色,脚上踩着一双沾满了泥土的胶鞋。只见他手中紧握钻机,弯着腰,用力向土层打去,频率很快,每一下都很有力度。“已经挖了50厘米,马上就要架钢管架了。”他边说边用力打着钻机。  他叫黄兴国,今年31岁,是这里的隧道开挖工。“我们这里一天分三个班,每班大约挖50—60厘米,一天能推进约1.5米。”小黄说,区间采用暗挖施工,土方掘进主要分为4步,首先挖土,然后在隧道壁架设钢管架、挂网片,打入加固小导管,最后浇筑混凝土隧道壁。  小黄参与过石家庄铁路入地隧道工程,之前在南京地铁隧道施工,对于隧道挖掘工作非常熟悉,去年人民广场站开工,是他第二次来石家庄,这次他把妻子和孩子也接到了身边。他说:“其实地铁代表着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能参与到地铁建设中来非常荣幸,尽管工作累点,但很值得,孩子现在10个月了,等长大了我要告诉他建设石家庄地铁也有他爸爸的一份功劳。”
2014.05
04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
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2014年4月18日上午,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会员代表共40人齐聚一堂,参加公司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共商工会发展大计。  公司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之前,首先召开了预备会。预备会议共有六项议程。第一项议程:审议通过《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筹备工作报告》;第二项议程:审议通过《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资格审查报告》;第三项议程:选举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主席团和秘书处成员;第四项议程:介绍“三委”简历;第五项议程:审议通过《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办法》;第六项议程:审议通过《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议程》。以上六项议程与会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一致通过。  9:30分,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正式开始。出席大会的领导有: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党委书记张发旺同志;石家庄市总工会副主席赵金代同志;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付庆文同志;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容建华同志;市总工会组织部部长鲍云鹏同志。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党委书记张发旺宣布大会开幕,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了序幕。市轨道办党委副书记、副主任郭京晶致开幕词,石家庄市总工会副主席赵金代出席会议并致词。赵金代在致词中勉励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保证工会工作的正确方向,以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  与会代表认真履行代表职责,直接选举郭京晶、狄政通为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第一届工会主席、副主席,差额选举路江、张胜梅、张瑾、梁立肖、高二明为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届工会委员;等额选举路江、李娟、孙巧平为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委员;表决通过张胜梅、肖昱、安晓冬为公司第一届女职工委员会委员。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办公室党委书记张发旺在大会闭幕词中强调,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要在市总工会和市轨道办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工会“职工之家”的作用,为建设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百年精品工程,做出积极贡献。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工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三委”会正式成立。在公司党委和上级工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公司工会一定能够很好地发挥组织、引导、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作用,团结带领广大职工群众群策群力,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再创辉煌。
2014.04
30
石家庄地铁隧道施工:工人地下19米 每天掘进一米五
  “五一”假期,平时忙于工作的人们终于有时间和家人团聚、出游,然而那些奋战在石家庄地铁建设一线的工人师傅们假期将依然奋战在工地上。昨日,记者来到位于省会中山路和建设大街交叉口处的人民广场站,人民广场站至省博物馆站隧道区间暗挖工程已挖通600多米。记者来到位于地下19米处的隧道施工现场,探访了施工进度和暗挖工人。  中山路交通8月底有望缓解  石家庄地铁1号线05标段包含了一站两区间:人民广场站、平—人区间(平安大街站至人民广场站)、人—省区间(人民广场站至省博物馆站)。  其中,人民广场站设计规模较大,是地铁1号线通车关键线路中的控制性工程,车站由1号线车站、2号线车站、换乘空间三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44956平方米。车站采用盖挖逆做法施工。两区间都采用暗挖法施工,其中平—人区间约700米,人—省区间长约626米。“目前,人民广场站正在进行车站顶部盖板施工。预计到8月底,人民广场站的一期围挡将拆除,改为北侧小半幅施工,届时目前施工占用的中山路大部分机动车道将恢复交通。  地下19米隧道湿度很大  昨日9:30,记者戴上安全帽和口罩准备进入地铁地下隧道施工现场。  通过安全门后,记者随同工作人员沿着一米宽左右,钢管焊成的楼梯一层一层向下深入,在拐了七八个弯之后,到达了距离地面19米深的地铁1号线地下隧道施工现场。走进隧道深处,记者感觉到这里面的湿度很大并且呼吸有些局促,不一会的功夫头上就冒出了汗。隧道的通风是如何解决的呢?工作人员指着隧道顶部的一根粗粗的管道说,“这是通风管道,隧道内通过它进行空气流通”。  暗挖工人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  隧道深处十分宽敞,不时有拉运泥土的机动三轮车过往。“这里区间隧道宽约6米,高约6.3米,顶部距中山路路面约12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地铁隧道分左线和右线,右线与左线之间是有隔断的。目前,位于北侧的该区间左线隧道向东方向已经掘进167米,向西掘进了138米,位于南侧的右侧隧道向东掘进了270米,向西掘进了210米。“现在我们所处的隧道开挖处的上方就是石家庄饭店的范围了,距离终点省博物馆站已经不远了。”记者沿右线隧道向东走了没多远就看到了隧道的开挖处,几名工人正手持风镐和铁钳进行作业。“我们施工的最深处距地面19米多,这里挖掘班的工人们都是24小时作业,分三班倒,每班工人工作8个小时,每班掘进50厘米左右。”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2014.04
30
市轨道办(公司)档案管理从严要求再上新台阶
  随着我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相关档案管理工作涉及面更宽、跨度更广,市轨道办(公司)本着“记录历史,服务现实,方便未来”的工作理念,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工作,在成立专职档案管理机构、配备办公场地和设施、安排专职工作人员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系统化、电子化、实用化管理,档案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多次邀请市档案局、城建档案馆专家上门进行业务指导,进一步规范档案分类。二是开展了工程前期文件的接收工作,加强了轨道交通全线工程资料监督检查,增强了档案业务培训学习,做到了档案管理与工程建设工作同规划、共部署。三是档案管理人员对2009年至2012年的文书档案(不含人事、财务档案)进行了收集、汇总、筛选、补遗等工作,按照省级档案评级达标的标准严格要求,将文件进行了装订、分类、排列、扫描、著录、编号、编目、装盒等有序化整理,截止到3月27日,已全部整理著录并立卷归档完毕,共形成档案45盒1429件,著录电子目录1429条,扫描存储电子文件9594页。保障了档案资料的完全完整,方便了档案信息的查考利用,开创了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新局面。
2014.04
29
河北省住建厅核发《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3月7日,《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130000201400003号)获河北省住建厅核准颁发,标志着我市地铁2号线工程手续审批工作又向前迈进了关键一步。  2013年12月,石家庄市城乡规划局出具了《关于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的规划选址意见》;2014年2月24日,河北省住建厅正式受理了《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项目选址意见申请书》及相关申请材料;3月3日 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并获得顺利通过。《2号线一期选址意见书》是2号线一期工程的重要支撑性文件,其成功获批充分体现了省、市各级部门对我市轨道交通工作的支持,为《2号线一期工程可研报告》报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4.04
25
1 511 512513 514 51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