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存喜副书记调研我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情况
  10月24日上午,市委副书记司存喜由市委副秘书长高尘、市政府副秘书长宋国宏陪同,调研我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情况,市轨道办(公司)张发旺、付庆文等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调研活动。  司存喜首先听取了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进展情况的汇报,对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轨道交通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现代化标准,我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开创了石家庄城市建设的新纪元,对提升城市承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有着重要意义。轨道交通工程做为百年工程、民生工程,一要高度重视质量安全,确保不发生任何事故;二要方便乘客便捷乘车,体现石家庄独特的人文关怀;三要加快建设进度,让石家庄人民尽早坐上自己的地铁,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随后,司存喜副书记一行赴人-省区间和体育场站工地,实地查看了工程建设情况,详细了解了暗挖和盾构工法。司副书记在现场勉励一线员工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工作成绩。
2014.10
24
1、3号线23个站点安全文明施工已全面达标
  为持续规范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市轨道公司结合市安委办组织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示范单位创建和对标整改活动”,按照《石家庄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手册》、《石家庄市轨道交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标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按照典范引路、对标整改的工作思路,稳步推进安全文明工地创建工作。  公司安质部以此次创建整改活动为契机,以“早部署、明分工、抓整改、保创建”为指导思路,组织相关专家及公司工程一、三部、企管部、群宣部对1、3号线各标段进行安全文明施工评比工作;继2013年5月以来,对15个站点完成验收之后,又于10月22日至29日对地铁1号线谈固站、北宋站、石家庄东站、3号线槐安桥站、行政中心站等进行了达标工地验收;其中,1号线留村站、3号线中山广场站被评为“安全文明示范工地”。截止目前,我市轨道交通工程1、3号线共23个站点安全文明施工已全面达标。  此次安全文明工地的创建及对标整改活动,不仅为规范我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而且还有效的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提升了全员的安全意识,极大的促进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整体上水平。
2014.10
22
地铁1号线南村站至洨河大道站
区间隧道实现双线贯通 
 地铁1号线洨河大道站,也是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的终点。3个月前,记者在这里见证了省会地铁首个单线区间隧道南村-洨河大道站左线的贯通;昨天记者再次来到这里,见证省会地铁首个区间隧道实现“洞通”。   在18米深的盾构井内,记者看到原来封堵的右线隧道口,已经卡入盾构机的刀盘,原来隧道口的洞体已经基本破除,只是下方还留有一部分土。在隧道内奋战了几个月的中铁一局的建设者们,都站在前方注视着隧道口,期待着激动人心一刻的到来。10时许,刀盘开始旋转,并不时从刀盘的孔内喷出一些泡沫水,下方的土体不断瓦解。  “这些泡沫水主要作用是将隧道口下方的土体进行软化,这样刀盘不断旋转,盾构机在液压千斤顶的作用下,不断向前推进,才能驶出隧道口。”负责该项目的中铁一局11标项目部盾构分部副经理崔萌介绍说。  南村-洨河大道站区间,是省会地铁首个盾构始发的盾构区间,4月11日左线隧道始发,7月11日顺利接收;8月19日右线隧道始发,到10月21日顺利接收,历时190天,比原计划工期提前了1个月。  这时,记者发现在隧道口的外面,地面上有约10米长的铁架,这是做什么的呢?“盾构机出来后,要驶上这铁架,这铁架叫托架,盾构机全部驶入托架,才证明盾构机正式接收完毕。”崔萌告诉记者,从隧道口看到刀盘,到盾构机上到托架上,大概需要两天的时间。然后还要将盾构机分批运送到地面,然后再次转场至南村站,大概需要一个半月的时间,然后在南村-石家庄东站左线继续进行盾构施工。“南村站是一个很特殊的车站,是盾构4次始发站,也就是盾构机要在这里进行4次始发,继实现南村-洨河大道左线、右线的始发后,还要进行南村-石家庄东站左线、右线的始发。”崔萌告诉记者。  中铁一局石家庄地铁1号线11标段盾构区间包含石家庄东站-南村站和南村站-洨河大道站两个区间共计3687.64米,需拼装管片3074环。而南村站-石家庄东站区间2044.84米,管片1076片,单线长度为1023.81米,要下穿石德铁路、沧石路及石津干渠后到达石家庄东站。  “由于要下穿石德铁路、沧石路及石津干渠等重大风险源,因此南村-石家庄东站盾构区间,施工起来会更加复杂。”崔萌介绍说。  随着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一个个盾构施工区间单线顺利贯通,为2015年底一期工程全部实现“洞通”打下基础。据统计,除南村-洨河大道站实现双线贯通外,石市地铁还有4个盾构区间实现隧道贯通,分别为:体育场站至北宋站左线,烈士陵园站至和平医院站左线,长城桥站至和平医院站右线,西王站至时光街站右线。近日,体育场站-北宋站右线区间隧道也将实现贯通,进行暗挖的平安大街站至人民广场站、人民广场站至省博物院站暗挖区间近期也将实现双线贯通。
2014.10
22
地铁四站点施工围挡“瘦身”
 我市地铁建设自2012年9月开工以来,在各级各部门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程进展顺利。今年,除一号线一期工程、三号线中间段工程站点建设外,随着盾构机的启用,区间隧道也进入了加速建设阶段,同时,施工围挡“瘦身”逐步展开,道路交通开始恢复。   五车站封顶  地铁一号线西王站位于中山西路与长兴街交口处,沿中山西路东西向布置,车站总长287米,标准段宽21米,结构型式为地下双层岛式、三跨框架车站。  该车站为省会地铁1号线最长的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于9月22日实现主体封顶,目前,车站的二次结构施工正在加紧进行中。除明挖施工外,为了减少对道路交通的影响,在人流密集、商业集中的区域选择了盖挖施工,“人民广场站就采用了盖挖逆做法施工,首先进行围护桩施工,再插入中间桩柱,然后进行土方开挖,将挖至距地面5米深,然后盖顶,目前围挡已经大面积缩小。”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目前,我市地铁已有5个站点实现主体封顶,分别为,解放广场站,位于站前街与中山西路交口处;南村站,位于规划秦岭中街和规划洨河大道的交叉路口;洨河大道站,沿秦岭大街南北向布置;时光街站,位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东门前;西王站,位于中山西路和长兴街丁字路口处。七区间隧道贯通   车站建设热火朝天,隧道工程也毫不逊色,今年,随着第一台盾构机抵达地铁1号线南村站,我市地铁隧道工程便进入了加速建设阶段。今年4月,盾构机“石家庄号”从南村站首发,经过三个月的地下挖掘作业后,于7月份顺利贯通,并从洨河大道站“洞出”。这台重约500吨的“巨无霸”以其高效、安全等特点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随后,盾构机接踵而至参与到了省会地铁的建设中。  随着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一个个盾构施工区间单线顺利贯通,还有暗挖施工的区间的双线也实现了贯通,为2015年底一期工程全部实现“洞通”打下基础。据统计,我市地铁已有7个区间实现隧道贯通,其中5个单线区间,分别为,南村站至洨河大道站左线,体育场站至北宋站左线,烈士陵园站至和平医院站左线,长城桥站至和平医院站右线,西王站至时光街站右线;2个双线贯通区间为,平安大街站至人民广场站暗挖区间,人民广场站至省博物馆站暗挖区间。  四站点施工围挡“瘦身”  地铁建设加速进行的同时,为了尽快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地铁围挡“瘦身”正在逐步进行。目前,已有4个车站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围挡“瘦身”或倒边施工,使中山路、中华大街沿线的交通得到了不同程度缓解,有效地减小了城市交通压力。据介绍,3月,体育场站倒边施工,恢复了体育大街与中山路交叉口中间区域交通;4月,谈固站倒边施工,恢复了谈固大街与中山路交叉口中间区域交通;8月,人民广场站(建设大街以东)进行了围挡瘦身,市政府门前区域向西瘦身100米,中山路与建设大街交叉口向东瘦身10米;9月30日,解放广场站全面恢复交通,恢复为双向四车道。  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平安大街站、和平医院站、北宋站、朝晖桥站、留村站、火车东站等其它站点都将进行适当“瘦身”,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  根据轨道公司公布的轨道交通施工范围内交通恢复计划,今年下半年将有多处恢复,12月中旬前,中山路恢复黎明街至西大街段的交通,机动车双向六车道通行;平安大街站,计划11月31日恢复东、西区围挡道路;长城桥站西二环以西部分,计划12月15日将南侧围挡向北回收4米。
2014.10
20
市轨道公司组织地铁工程消防专项考察
  10月13日至19日,由市轨道公司、市消防支队和1、3号线设计总包单位组成的考察组,赴北京、无锡、昆明等地对地铁消防设计新规范执行及消防审批流程进行了考察学习。考察组分别与各地消防部门、地铁公司、运营公司等单位就地铁建设工程消防审批流程、新版《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执行和设计解决方案、大型换乘站消防性能化设计等重点难点问题做了深入交流。  本次考察的三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技术发展历程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为我市轨道交通工程消防设计及审批提供了多视角的参考。
2014.10
19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核发《关于支持石家庄市
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的复函》
  10月17日,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核发了《关于支持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建设的复函》(冀电函[2014]40号)。作为2号线一期工程的重要支撑性文件之一,其成功获批充分体现了省、市相关部门对我市轨道交通工作的支持,标志着我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前期手续审批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可研报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14.10
17
1 496 497498 499 50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