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指挥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
研究报告》评估论证会召开
 9月23日,受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石家庄市工程咨询研究院组织召开了“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指挥中心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论证会”。评估专家委员会成员有:北京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河北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大地建设科技有限公司、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相关专业八位专家以及高新区环保局、高新区国土局、高新区规划局等单位的负责人。  专家委员会认真听取了报告编制单位对项目的情况介绍,审查了相关资料,并分为技术、经济两个小组进行了详细讨论。专家委员会认为:该报告内容、深度基本符合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编制要求,原则上同意该可研报告,可研报告经修改、完善后,可以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依据。
2014.10
15
住建部对我市轨道交通进行质量安全检查
 10月11日至12日,国家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检查组一行六人,在质安司张红梅处长带领下,对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进行了为期两天的检查。  本次检查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进一步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风险管控、安全隐患排查和质量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全国新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的质量安全大检查。  2014年4月,我市在收到住建部《关于组织开展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后,轨道办(公司)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付庆文董事长为组长的迎检工作领导小组,编制了《关于做好迎接住房城乡建设部在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工作的专项方案》,并多次组织参建各单位、公司各部门召开迎检工作专题会,邀请市建设工程安监站、质监站负责同志参加,部署自查自纠及整改工作。并强调要以此次检查为契机,全面提升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水平。  检查组在石期间,抽查了我市地铁1号线09标和3号线02标,各位专家首先从现场实体对施工各项环节进行了检查,然后对参建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质量检测、第三方监测等各方主体相关资料进行了逐一查阅。检查重点有:各方主体质量安全责任落实情况;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标准规范及规范性文件的贯彻落实情况;工程重大风险控制,周边环境调查、安全风险评估以及专项勘察、专项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现场质量安全现状及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应急预案编制及落实情况等。  在全面、系统的检查结束后,专家组对我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状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尤其对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专家组对我市地铁项目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改进意见,如监理单位履约、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暗挖施工监测等方面。
2014.10
11
石家庄民生工程不停歇 节日坚守保工期
  十一长假里,在省会各民生工程工地现场,大批建设者放弃和亲朋好友团聚的机会,坚守在工作一线,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设速度。  今天上午九点,记者沿着陡峭的金属楼梯来到了16米深的地铁在建工地,再沿着狭窄的临时通道向前走了15分钟,就来到了全长80米的盾构机指挥中心枢纽,机械操作手柴寂洲在不足两平方米的简易房间内,仔细的观察四个显示屏的数据变化。  22岁的柴寂洲来自河南安阳,是地铁1号线体育场站工程中的盾构手。从去年刚毕业到现在,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短短一年里,小柴在工地上度过了“春节、五一、中秋、十一国庆”等节假日。一间不足2平方米的操作室就是他的青春舞台,而在这个小天地里。他每天都要呆上12个小时。  据介绍,地铁一号线6标段,承建的是体育场站,工程范围东至北宋站,西至省博站,其中体育场站东至北宋站左侧于7月13日已贯通,目前正在进行的是右侧掘进工程。目前,施工方全面停止了休假,50余人分两班进行不间断施工。同样,在节日期间,国省干线的大修养护工作也未停歇。在省道201灵寿段,记者看到,施工人员正在对道路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摊铺工作,经过几辆大型机械的来回碾压,崭新黝黑的路面随之形成。由于该道路是省会前往五岳寨景区的一条重要道路,所以,施工人员采用了不断交的半幅施工措施,预计整个养护工作将于10月中旬完工。
2014.10
08
解放广场站今日全面恢复交通
  省会地铁建设如火如荼,如今,随着工程的顺利推进,施工围挡“瘦身”正逐步展开。昨日,记者从施工单位获悉,地铁1号线解放广场站将于9月30日全面恢复交通,届时将恢复双向四车道,该车站将成为我市地铁首个全面恢复交通的施工站点,同时,该区域将新建两围挡用于车站出入口施工。   昨日下午,在中山西路与站前街交口处,记者看到,曾经的基坑、围挡、塔吊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路面,且地面中间区域已经完成炒油,交通标志线也已经施划完成,时而还有压路机在路上穿行,在路南还有两处新搭建起的围挡,此外,新砌的公交站台也已经建成。  该区域地下就是地铁一号线解放广场站所在地,该车站为我市轨道交通一期工程首座实现主体封顶的车站,也是首个全面恢复地面交通的车站。“车站位于省会老火车站商业中心地带,地面交通繁忙,尽早‘还路于民’是我们对全市人民的承诺。”该工程相关负责人表示,工程主体封顶后,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紧进行路面恢复工作,于9月25日对路面进行炒油,开始施划交通标志线。此外,由于在该车站主体施工过程中向南平移了公交站台,如今道路恢复了,公交站台也将恢复原位。  “9月29日将进行北侧路面的炒油,并连夜施划交通标志线,于9月30日全面恢复交通,届时,路面将恢复双向四车道,车辆行驶从站前街至中山路右转方向也将畅通。”据该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解放广场站二期工程也将开始进行,包括4个出入口和1组风亭,路南侧新建的两围挡将用于车站出入口施工。  据了解,从8月份开始我市地铁围挡启动逐步“瘦身”计划。目前,包括解放广场站在内,人民广场站、体育场站、谈固站、中山广场站已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围挡“瘦身”或倒边施工,使中山路、中华大街沿线的交通得到了不同程度缓解,有效地减小了城市交通压力。“别看只是向东缩了100米,却有效缓解了该路口的交通压力,现在堵车情况比以前好多了,通行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正在人民广场前执勤的交警说。  “将按照‘2014年下半年分步瘦身、2015年上半年大幅瘦身、2015年下半年拆除围挡、2016年上半年全面恢复交通’的目标,加快道路恢复速度,力争早日‘还路于民’”。市轨道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下半年,平安大街站、和平医院站、北宋站、朝晖桥站、留村站、火车东站等其它站点都将进行适当“瘦身”,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
2014.09
30
地铁西王站主体结构封顶
  地铁一号线西王站于日前主体结构顺利封顶,如今,车站内部模样初现,路面回填已开始进行,计划明年3月份恢复路面交通,该站至时光街站区间单线隧道将于10月初实现贯通。   地铁一号线西王站位于中山西路与长兴街交口处,沿中山西路东西向布置,车站总长287米,标准段宽21米,结构型式为地下双层岛式、三跨框架车站。在施工现场,记者看到,硕大的基坑已经被混凝土覆盖,基坑顶部的钢支撑十分显眼,混凝土上方部分区域已经覆盖了约2米厚的盖土,在裸露着混凝土的区域处,工人们正在浇筑宽约几十公分的“缝隙”。  “该车站为省会地铁1号线最长的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于9月22日实现主体封顶,目前,回填土区域长约130米。”该工程相关负责人介绍,工人们正在浇筑的这条“缝隙”叫后浇带,需在主体封顶后进行混凝土浇筑,除了这部分工程外,车站的二次结构施工正在加紧进行中。  沿基坑东侧的扶梯走进工程主体内部,身临车站内部才发现车站俨然已经显现出了模样,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负一层地面中间留有多个矩形空地,将来会从这里安装楼梯及电梯,周围的墙壁也留出了消防栓安放的位置。  来到车站地下二层,又是一番别样的热火朝天施工场面,吊车机正悬挂着混凝土管片向台车上放去,盾构机穿入的隧道已经深不见底。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该隧道为地铁1号线西王站至时光街站区间右线,全长1123米,已经推进约1100米。“目前,隧道盾构施工一切正常,平均推进速度为15—18米/天,计划10月初实现贯通。”
2014.09
28
地铁建设稳步推进 热点问题全解答
 我市地铁自2012年9月正式开工建设,如今已满两年。随着地铁建设的逐步推进,市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地铁建设工期如何安排?路面开挖为什么在中央区域?路面交通何时能够恢复?交通导改方案如何制定?站点设计的依据是什么?地铁票价如何制定?带着市民关心的诸多问题,昨日,记者采访了我市轨道交通设计者和建设者,相关负责人一一解答。   我市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为总长241.7公里、由6条线组成的“大放射、小方格”布局,共设车站160座。2017年7月前,建成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首开段工程,运营里程达到30.3公里,主要解决我市东西向主通道交通需求,并对接石家庄火车站。  目前我市地铁建设占路高峰已呈下降趋势,总体目标是“2014年下半年分步瘦身、2015年上半年大幅瘦身、2015年下半年拆除围挡、2016年上半年全面恢复交通”。  地铁建设为何要占用路面中央区域?市轨道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之所以将地铁修建在路面中央下方,是因为车站与区间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在施工过程中,远离路两边的建筑物操作更安全、成本更低,对居民影响也最小。  由于地铁线路敷设在主干道下方,每个城市的地铁建设都需要占用道路施工。车站大多采用明挖或盖挖法施工,区间采用盾构或暗挖法施工。制约工法选择的因素有很多,石家庄目前施工的地铁线路相当一部分处于市中心老城区繁华地段,受施工条件及场地、线路渡线及停车线等影响,一些区间无法采用占道少、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盾构法施工,而必须采用暗挖法。  石家庄地铁的车站、区间、市政管线迁改基本为同期施工。北京地铁施工暗挖法车站较多、工期较长,而石家庄地铁占道目前相对较多,但可有效节省地铁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实现安全可靠施工,能够尽快让市民坐上快捷、经济、环保的地铁。  建设工期如何安排?  围挡为何大幅占道?  站点设计是否密集?  “首开段”何时通车?  为何迁改市政管线?  交通导改方案咋定?  道路交通何时恢复?  如何控制施工扬尘?  迁移树木如何处理?  地铁票价如何制定?  自2012年9月起,我市地铁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已有两年时间。两年来,地铁话题持续发酵,工期是如何安排的?交通何时能够恢复?工程何时完工?站点分布依据什么?票价如何制定?……广大市民在关注地铁建设的同时,也对这一系列问题存在疑虑。  昨日,本报记者深入采访了我市轨道交通设计者和建设者,对当前市民们关心的诸多问题,邀请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解答。  我市轨道交通项目正式开工以来,整体进展比较顺利,总体进度在全国同期获批的七个城市中名列前茅。  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大部分采用明挖法,本身要大幅占用路面,就目前来看,我市地铁围挡已经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但交通压力依然非常大,希望市民理解。  石家庄地铁占道目前相对较多,但可有效节省地铁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实现安全可靠施工,能够尽快地让市民坐上快捷、经济、环保的地铁。  从8月份开始我市地铁围挡启动逐步“瘦身”计划。总体目标是“2014年下半年分步瘦身、2015年上半年大幅瘦身、2015年下半年拆除围挡、2016年上半年全面恢复交通”。  坚持做到“十规范”确保不人为扬尘、不裸露黄土、施工现场洁净整齐。  为对影响地铁位置的管线永久性的改移。在明挖范围内影响施工的管线进行临时性的改移,对个别地下管线已严重老化,结合地铁的施工进行升级改造。  地铁施工围挡需要这么大面积占路吗?有什么标准?  地铁车站基坑开挖大部分采用明挖法,本身要大幅占用路面,加之盾构等大型设备的安装使用,以及场地内必须设置的洗车池、材料堆场、钢筋加工场、拌浆场、集土坑、管片堆场等,所以为保证正常的施工需求,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  为规范我市地铁项目施工围挡范围及围挡内场地布置,轨道办编制了《建设工程安全文明工地标准》,制定了《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工程临时用地原则及标准》,该标准是经调研全国在建地铁城市后提出的,并经过了地铁专家和交管部门的论证。  施工围挡标准尺寸:车站围挡的最小宽度为33米,其中消防通道宽度3米、基坑宽度23米、单侧便道宽度7米。车站围挡的最小长度:标准站为285米、盾构车站为305米、铺轨基地为335米。  就目前来看,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我市地铁围挡已经是限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铁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但由于中山路段商业林立,道路相对狭窄,交通压力依然非常大,希望市民予以理解并尽量避免该路段通行。  我市地铁规划了几条线路?工期是怎样安排的?  我市轨道交通线网总体规划为总长241.7公里、由6条线组成的“大放射、小方格”布局,共设车站160座。其中:1、2、3号为骨干线路,长度分别为40公里、60.4公里、62.3公里,设有车站100座;4、5、6号为辅助线路,长度分别为23.3公里、28.9公里、26.8公里,设有车站60座。  按照国家批准的《石家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20年)》及我市轨道交通建设总体安排,建设规划如下:  (1)2017年7月前,建成1号线一期和3号线一期首开段工程,运营里程达到30.3公里,主要解决我市东西向主通道交通需求,并对接石家庄火车站。  (2)2020年建成1、2、3号线一期工程,运营总里程达到59.6公里,形成市区东西南北贯通的轨道交通骨干线网。  (3)2020年后,修建4、5、6号辅助线路,扩大轨道交通线网的覆盖面,实现线网规划,建成总长超过240公里、较为完整的现代化轨道交通网络。  到2020年将建成轨道交通1、2、3号线一期工程,总长59.6km,车站52座。三条线路构成了我市轨道交通骨干线网,1号线串连了老城区、高新区(东部产业区),2、3号线以新火车站为中心向四周辐射。  1号线一期工程为东西向骨干线,线路西起西王,沿中山路向东敷设,穿过京珠高速后转向南至长江大道,之后沿长江大道向东至秦岭大街向北,到达终点洨河大道站,全长约23.9km,均为地下线,共设站20座。  2号线一期工程为南北向骨干线,线路北起西古城,沿胜利大街、建设大街向南延伸,经汇通路转至新火车站,在新火车站东广场站房前通过,然后沿胜利南街、107国道至终点嘉华站,全长约16.2km,均为地下线,共设站15座。  3号线一期工程为西北-东南向骨干线,线路西起西三庄,沿联盟路向东,至中华大街转向南,沿中华大街南行至新火车站西广场,下穿新火车站后沿规划塔北路向东至位同站,全长约19.5km,均为地下线,共设站17座。  地铁站点设计是否有些密集?地铁车站分布的依据?  一个城市地铁车站的设置是由这条地铁在城市中处的位置、城市道路网的分布、客流的特点及沿线交通方式的供给决定的。根据地铁的设计规范,车站的间距在中心区间距宜为1公里,城市的外围区宜为2公里。石家庄1、2、3号线一期工程均位于城市中心区内,车站的分布是合适的。  其中1号线一期工程位于城市的中心区内,是石家庄轨道交通线网中最重要的东西向交通干线,是城市传统的东西向客流走廊,通过桥西区商业中心新百商圈,桥东区的商业中心北国商圈,以省博物馆为核心的省文化中心区,高新区(东部产业区)的中心,在城市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而沿线正在建设多处商业中心,未来的交通需求十分旺盛。1号线一期工程的平均站间距1.2公里,相比国内外其他城市并不是很密集。  为什么我市地铁建设占道看起来比北京更密集?  石家庄地铁占道目前相对较多,但可有效节省地铁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实现安全可靠施工,能够尽快让市民坐上快捷、经济、环保的地铁。  一般而言,由于地铁线路敷设在主干道下方,每个城市的地铁建设均需占用道路施工。车站大多采用明挖或盖挖法施工,区间采用盾构或暗挖法施工。制约工法选择的因素有很多,石家庄目前施工的地铁线路相当一部分处于市中心老城区繁华地段,受施工条件及场地、线路渡线及停车线等影响,一些区间无法采用占道少、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盾构法施工,而必须采用暗挖法。暗挖法施工需间隔300米左右设置施工竖井进行出土、运料。  为什么地铁施工需迁改市政管线?  地铁工程分布在地下,是城市最大型的地下工程,地铁车站是乘客使用最为频繁的交通基础设施,因此车站的位置,埋设的深度直接影响乘客今后长期的使用。在地铁设计中特别是车站设计中,采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综合考虑各种条件,为满足地铁设置条件,对影响地铁位置的管线进行永久性的改移。由于地铁车站施工大量采用了明挖施工,在明挖范围内影响施工的管线,除能够采用悬吊保护的外,也需要进行临时性的改移,在地铁实施完成后,再恢复原位。同时经过多年运行,个别地下管线已严重老化,影响施工安全或满足不了城市的使用要求,也结合地铁的施工进行了升级改造,比如中山路上进行了雨污水分流等工作。  目前在建的1号线一期和3号线首开段何时开通运营?  根据《建设规划》,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为了尽快发挥城市轨道交通作用,1号线一期工程和3号线“首开段”自2012年开工建设,主要解决我市东西向主通道交通需求,并连通石家庄火车站,配合新火车站开通使用,建设年限2012-2017年,计划于2017年7月份建成通车。  目前地铁工程进展如何?  我市轨道交通项目正式开工以来,整体进展比较顺利,总体进度在全国同期获批的七个城市中名列前茅。目前石家庄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及3号线一期首开段工程共55个工点已全面开工。自开工到8月底,累计完成投资51.33亿元,其中1号线一期完成34.46亿元,3号线一期首开段完成16.44亿元,其他投资完成0.43亿元。  1号线一期工程:车站主体结构累计完成33.20万立方米,占总量的48%;盾构区间累计掘进5753米。  3号线一期首开段工程:车站主体结构累计完成4.7万立方米,占总量的23%;盾构区间累计掘进296米。  我市地铁列车的车型是什么?为什么用这种车型?  根据设计我们将选用最舒适宽敞的车型:六辆编组A型车。同类城市中批准使用A型车的石家庄是第一家。这对于提高市民地铁出行率,提高乘坐舒适度,是一个新的突破。  何时恢复中山路和中华大街的道路交通?  从8月份开始我市地铁围挡启动逐步“瘦身”计划。总体目标是“2014年下半年分步瘦身、2015年上半年大幅瘦身、2015年下半年拆除围挡、2016年上半年全面恢复交通”。自2014年8月份起,开始对人民广场站、解放广场站、平安大街站等部分站点陆续缩减围挡;到2015年10月底,撤销大部分车站围挡;剩余围挡站点主要用于隧道铺轨,计划于2016年上半年恢复交通。  1号线一期工程,今年4月份恢复了体育大街南北向道路交通和谈固大街南北向道路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首开段,在6月份完成了中山广场站倒边施工,使中华大街部分交通获得恢复。3号线一期首开段大部分集中在2015年和2016年恢复交通。  下半年,我们将对8个站进行交通疏解和恢复,包括解放广场站、平安大街站、人民广场站东侧、和平医院站、北宋站、朝晖桥站、留村站、火车东站等,其它站点适当“瘦身”。其中,人民广场站已于8月下旬恢复了中山东路市政府门前100米交通。  如何控制扬尘?渣土运输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  轨道办(公司)对各个地铁工地都严格按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进行管理,细化和落实业主代表责任制,构建和完善精细化管理的长效机制。从施工现场围挡、材料堆放及运输、临时设施、施工噪声控制、渣土运输、污水排放、施工周围环境等方面加强监督和管控,取得了较好效果。文明施工坚持做到“十规范”即“一围(挡)、二(苫)盖、三洒(水)、四洗(车)、五绿(化)、六硬(化)、七安(全)、八(整)洁、九挂(督导牌)、十评(流动红旗)”,确保不人为扬尘、不裸露黄土、施工现场洁净整齐。  为积极响应市政府对扬尘治理的有关精神,轨道办(公司)及时出台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扬尘治理应急预案》,成立了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扬尘污染治理领导小组,对轨道交通全线所有工点进行了整顿,督促落实了“三联单”制度,在渣土车出口处都安装了探头,实行24小时监控,对超限车辆严格处罚,进一步规范了渣土的运输管理。目前地铁工程已全部使用全封闭的新型渣土车。新式渣土车可有效杜绝遗撒和扬尘现象,白天也可以投入使用。  为何从围挡外部看不出太多施工迹象?  第一,这种情况是由地铁工程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大部分工程全部施作于地下,地面仅有少量附属工程,如出入口、风亭,冷却塔等。  第二,目前地铁施工机械化水平已经非常高,大部分采用机械作业,施工人员相对较少。  第三,车站主体开工后,围挡地面上看不到人,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在车站基坑内部进行脚手架搭设,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工作。地面上看不到人,而不是没有施工人员。  第四,为保证工程进行和减少对交通的干扰而做出的超常施工工序安排,例如晚上进行混凝土浇筑等。  对于扰乱地铁建设的行为如何处罚?  2013年我市出台了《石家庄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办法》,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该《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跨入有法可依,执法有据的阶段。  我市轨道交通工程,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开工建设项目、河北省重点建设工程、石家庄市城市建设“一号工程”,是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民生工程,是目前我市投资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涉及面最广的重大公益性基础设施工程。对于扰乱、阻碍轨道交通建设的行为,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决不姑息纵容,一经发现将严厉予以打击。  地铁票价是否制定?今后票价是高还是低?  目前票价还未制定完成。票价的制定必须严谨科学,需要综合考虑地铁运营成本、地区经济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公共交通发展政策等因素。我市地铁将按照里程分段计价和区间分段计价两种票价机制,依据政府价格审定程序,通过听证和征求各方面意见来最终确定一个合理的、符合石家庄实际的地铁票价。  地铁建设过程中被迁移的树木如何处理?  地铁1号、3号线涉及中山路、中华大街大量树木需要移植,在市园林局的大力支持下,这些树木都要移植到市内其他公园、绿地、苗圃。工程完成后,还要按照原数量进行恢复种植。  地铁施工工点附近路面破损应由谁来修复?  地铁施工围挡后,机动车大多临时绕行原非机动车道,由于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标准较低,公交车及重型车行驶,反复碾压容易造成破损,特别是中山路的友谊大街以西部分路段,现状非机动车道修建年代已久,基本达到使用年限。另外,由于很多路面排水不好,经常积水容易造成剥落,若不及时处理,就会损坏道路。目前的道路破损基本上表现为路面凹陷,面积在5平方米以内,或是井盖处有塌陷。石家庄地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道路破损由市城管委统一负责修复。  交通导改方案是如何制定的?  为确保市民“有路走、走得通”,地铁建设高峰期将充分挖掘非机动车道、便道等一切可利用的道路资源,开辟出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行人通道,克服最困难的情况,努力为广大市民创造通行条件。  轨道公司会同交管局及公交公司根据不同时间对每一处施工路口、路段进行实地踏查。在综合各部门、各单位的意见或建议的基础上,制定详实的施工期间交通组织方案。  根据地铁建设实际,研究细化每个车站的施工方案,特别不断优化重要路口或路段的地铁车站施工方案,调整施工工法。例如,作为地铁1号线最大的换乘车站人民广场站,该站点施工分六期建设,将全部采用盖挖逆做法施工,尽量减少对周边影响。  严格施工过程管理,科学进行施工,千方百计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尽早还路于民。  
2014.09
23
1 498 499500 501 50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