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地下5层车站,基坑深达38米,作为目前河北省内最深的地铁车站,石家庄地铁5号线解放大街站基坑开挖于8月22日全部完成。车站基坑的开挖见底为当前的主体施工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河北省超深基坑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
解放大街站由中铁十四局承建,是石家庄地铁5号线一期工程中施工的重难点之一,施工难度远超常规地铁车站。由于上游车站至解放大街站区间盾构需下穿“京石京广铁路六线隧道”,因此解放大街站设计为河北省首个地下5层地铁车站,同时首次采用了地连墙围护结构工艺。
在解放大街站施工现场,相当于13层楼高的深基坑内建设场面颇为壮观,八层钢支撑密布其上,钢筋绑扎纵横其中,建设者们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共同书写着石家庄地铁建设史上的罕见一笔。
如此深的基坑,面临着怎样的开挖难度?中铁十四局石家庄地铁5号线05工区项目副经理卢瑞鑫介绍,解放大街站为地下5层岛式车站,全长160米,基坑最深处达到了38米,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土方总量约14万立方米。一方面,车站所处地层以松散砂层为主,属于典型的软弱地层;另一方面,车站底板所处位置低于地下水位线11米,基坑开挖过程中易发生地下水突涌等风险。此外,超深基坑的围护结构(地连墙)需严格控制沉降、倾斜,确保周边建筑安全。
面对地下水的“干扰”,怎样确保开挖过程的稳定性?中铁十四局石家庄地铁5号线05工区项目经理陈晓峰介绍,面对基坑底板低于地下水位11米、汛期降水抽排难度大的考验,项目团队提前构建了“止水+降水+备用电源”三重保障体系:用地下连续墙及工字形止水钢板形成封闭止水帷幕,防止周边地下水渗入;基坑内共设置了23口降水井确保24小时不间断抽水作业,同时在基坑周边设置12口观测回灌井,持续有效降低地下水的影响;同时配备2套备用发电机组,确保汛期供电稳定。目前,基坑内水位已稳定控制在设计标高以下,为正在进行的车站结构施工创造了安全、稳定的作业环境。
与此同时,解放大街站科技创新的应用也可圈可点。陈晓峰介绍,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超声波探测仪,实时监测地连墙垂直度和成槽侧壁的完整性,将沉降、倾斜范围控制在毫米级。另外,还引进了钢支撑数字调控系统,通过300个调控点,对车站开挖、围护结构实现智能调压,使整个车站基坑在开挖期间围护结构始终处于稳定可控的支护体系状态。
5号线一期工程线路全长19.9公里,共设站19座,项目建成后将与4号线相扣成环,进一步完善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线网层次,优化城区空间结构,助力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综合承载力。当前5号线一期工程19座车站已有3座车站主体结构封顶,1个区间双线贯通,1个区间单线贯通,12台盾构正在掘进,所有工区都在全力以赴地加速推进。接下来,石家庄交投集团所属轨道集团将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加快科学组织施工,不断强化现场管理,确保轨道交通二期建设高质量高标准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