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聚力共促工程安全质量提升 轨道交通4号线一期工程冻结法施工观摩研讨活动顺利举行
为进一步推广先进施工技术,强化工程安全质量管控,搭建行业交流平台,2025年11月20日,4号线一期工程仓丰路留村站~建设南大街站区间联络通道冻结法施工现场观摩研讨活动顺利开展。活动由市轨道集团和《地下工程冻结法支护技术标准》编制组联合组织,市轨道评估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承包单位等多方代表参加活动。市轨道集团总工程师张全秀,总工办、工程部、安监部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活动。近年来,石家庄市深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持续推进地下水综合治理,地下水位实现历史性持续回升,彰显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显著成效。然而,水位抬升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地下工程建设提出了全新挑战,带来了复杂多变的安全风险。为应对新的安全风险,填补我市地下水相关施工措施技术标准空白,《地下工程冻结法支护技术标准》适时编制完成。在此背景下,轨道交通工程作为全市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地下工程,其4号线一期工程仓丰路留村站至建设南大街站区间联络通道,先行先试,成为我市首个应用冻结法施工工艺的标志性和示范性项目。观摩研讨活动中,设计和施工单位详细介绍了工程基本概况、核心施工难点及冻结法施工工艺,标准主编单位中土国际集团详细介绍了标准的编制情况。随后观摩团深入施工现场,结合设计施工方案和工程进展,对冻结法施工的冻结孔布设、制冷系统运行、远程监测等关键工序进行了逐一了解和深入交流。张全秀表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关乎城市发展与民生福祉,冻结法等先进施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破解复杂地质施工难题、提升工程安全保障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此次观摩活动是推动技术创新共享、强化工程质量管控的重要举措。同时,张全秀还提出了应对新风险的要求,一是要研究制定“冷冻法”施工管理办法,明确关键节点条件核查及验收内容;二是要针对“冷冻法”特殊施工作业,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应急预案等,并要经过专家审查验收方可实施;三是要增加地面监控手段,加强施工过程监控,同时备齐备足应急抢险物资,确保突发情况下快速响应处置。此次冻结法施工观摩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速了先进施工技术在我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推广应用,更是搭建了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安全质量评估、规范编审修订单位等多方协同共进的交流平台,对提升工程施工安全质量与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