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地铁“监护人”
石家庄地铁筑牢“保护区”安全防线
来源:轨道集团宣传群工部、安监部 时间:2021.06.11
每三天将地铁沿线全部巡查一遍、随身携带的无人机帮助“高空探查”、迄今发现隐患已超160余项……石家庄市轨道办、轨道集团针对当前严峻复杂形势,不断织密地铁安全保护网,构建全方位多层面的联动机制,普及“地铁保护区”相关常识,全力当好地铁“监护人”。
您是否关注过有的城市由于地面非法施工造成钻头击穿地铁隧道的新闻?您是否听说过高架区段异物侵限会导致地铁停运?您是否了解在地铁重点保护区内倾倒渣土、放养牲畜是违法的?针对近期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频发隧道遭侵限、设施遭危害等事故,石家庄地铁将“地铁保护区”专题活动列入今年安全生产月的重中之重。
2021年6月11日,地铁3号线东里站出入口附近,一块写有“地铁安全保护区”的立柱标识已经安装到位。立柱标识一般布设在地铁线路垂直上方绿化带或市区外原状地面、耕地内。据设立保护区边界标识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布设工作已经完成了近七成。除了立柱标识,还要在地铁线路垂直上方市政道路的人行道或者非机动车道上布设圆形地扣标识,以此来划定“地铁保护区”范围。在该范围内不得随意施工,需要经过地铁的允许。

石家庄市轨道集团安全总监桑静波表示,石家庄地铁开通近四年来,关于“地铁保护区”的相关工作我们不断推进和加强。尤其近期,国家一再强调确保轨道交通设施设备安全、地铁运营安全。“地铁保护区”这个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石家庄地铁自2017年6月开通运营以来,三条线陆续实现通车,目前建成投用里程达78.2公里,初步形成市区轨道交通网络骨架。随着一期工程基本建成,一期地铁保护区范围基本确定。根据《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划定保护区和保护区范围,石家庄地铁按照条例规定对地铁保护区内涉及施工、勘测的除地铁自身建设项目以外的其他建设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当前地铁保护区巡查工作人员采用汽车、巡查专用摩托车和步行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巡查工作、配备巡查专用无人机,按需配备执法记录仪、测距仪、GPS手持终端等巡查装备,正在逐步建立完善“石家庄地铁保护”巡查系统平台APP和测设保护区边界标识,提高监管工作效率、提升巡查精度深度。石家庄地铁保护区的巡查范围覆盖1、2、3号线所有在建及运营线路,每周全线巡查一至两次,当前总巡查里程超过8300余公里,截至目前共发现隐患问题160余项,已处置完成130余项,受理保护区外部作业项目施工申请80余项。

在巡查过程中发现违反《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的施工行为,会进行现场取证、纠正制止违规行为,现场协调整改;现场无法整改的,及时下发轨道交通设施保护通知单(停工通知单)。对不听劝阻,仍违规施工,造成极大安全隐患或严重影响,危害公共安全的,石家庄地铁将联合政府行政部门采取强制措施,依法打击治理。
《石家庄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轨道交通沿线设立控制保护区和重点保护区,并设置边界标志。第三十一条明确了石家庄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范围:(一)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0米内;(二)地面车站和高架车站、线路轨道结构以及车辆基地用地范围外边线外侧30米内;(三)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变电所、控制中心等建(构)筑物结构外边线外侧10米内;(四)过河(湖)隧道两侧各100米范围内。第三十二条明确了石家庄轨道交通重点保护区范围:(一)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5米内;(二)高架车站及高架线路工程结构水平投影外侧3米内;(三)地面车站及地面线路路堤或者路堑外边线外侧3米内;(四)出入口、通风亭、冷却塔、变电所、控制中心等建(构)筑物外边线和车辆段、停车场用地范围外侧3米内;(五)过河(湖)隧道、桥梁结构外边线外侧50米内。